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学设计领域的知名学者罗伯特•加涅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帮助学生的学习,教师就需要首先熟悉和掌握人类关于自身学习研究的新理念和新成果。
人类对于学习问题的研究和关注有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而学习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认知科学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诞生的一门全新的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是21世纪学校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及国内教育发达地区都已经开始将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和变革,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教育部原副部长玮钰院士呼吁要“以学习科学研究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华东师范大学前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在“世界教育前沿峰会”(2018年10月)上指出:“学习科学的使命之一是让我们关注到真实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学习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与新目标……学习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最后一定要落地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要考虑到学习科学”。
《应用学习科学改进教学策略》是为一线教师及对学习科学教学应用感兴趣的教育管理人员、职前教师等提供的一门教师教育MOOC,是“爱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系列课程之一,课程聚焦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改进,采用模块化结构,按照“问题(情境)导入——学习科学知识与原理分析——教学策略改进建议——技术环境支持”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包含了脑与学习科学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名师经验分享、优秀课例、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环境介绍等内容。
本课程主体内容共五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时间为14周,共55学时。
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学习科学进课堂,及时接收课程通知,了解更多学习科学知识。
----------------------------------
第八期部分学员学习收获与心得展示:
张秀荣:将应用学习科学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节课包括两个高效期和一个低沉期。上课前几分钟是第一个高效期,我们用来讲授新课,同时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讲授方式等因素高效学习保持的时间。课堂进入低沉期,教师单向的讲授状态可以转换成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巩固的主动主动参与状态中来。第二个高效期,我们不再面面俱到的讲授知识,而是领导学生总结重点知识。
修艺宸:作为老师,虽然不需要像专科医生那样掌握脑系统,不过还是需要了解基本的知识,这样起码能在常规工作中对学生的大体反映有脑科学方面的常规判断,对自己家孩子的教育也会有所帮助。
张烨:本模块的内容丰富且紧凑,先是了解了学习的环境与社会支持,接着重点转移到“社会情感学习”的相关知识,最后介绍如何营造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和提高课堂问答思维深度的策略,我最喜欢的本模块内容是“情绪与学习”,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社会与情感能力”,成绩从来不是可以脱离情绪存在的。我也喜欢有趣的左右脑手部协调操,放松时刻跟练了一下,真的好难,哈哈,手忙较乱的不成样子,还得多练!
李海燕: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十秒左右,还非常杂乱)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如果不及时规整就会消失)、长时记忆(需要不断整合练习才会系统的留下来,从而又服务到我们的工作中去),我要在教学中注重讲练结合,控制好课堂上的两高一低,充分发挥好记忆规律的优势。
王志颖: 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拿来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支撑、修订、否定和改进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进而使教学能够不断超越个人经验,使经验与科学密切结合”。我们同样可以这样
还有更多学员心得,我们将在课程内容中以精彩多样的形式向您展示!同时我们也希望您加入课程,在讨论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学员分享、交流、学习!
----------------------------------
1.了解多学科(尤其是脑与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视角关于人类学习研究及全球教学变革实践的最新进展,拓展和更新自身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及教学设计观。
2. 理解和掌握当代认知科学关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核心概念、基本观点与基本原理。
3.认识和了解影响人类学习的多种非认知因素及对教学的影响,例如元认知、情绪、动机和情境等。
4.熟悉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并能够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5.提高信息素养及网上交流与协作的技能。
课程准备篇
活动0.1 教师说课程系列视频
活动0.2 课程适合我吗?
活动0.3 我做好准备了吗?
活动0.4 课程模块学习导语合集
课程引言:教师为什么要关注学习科学?
0-0 学习导语
0-1 了解学习科学
0-2 学习科学与教师教学实践
0-3 人工智能、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选学)
0-4 教学策略及其重要性(选学)
讨论区
课程引言单元测验
模块一:学习是什么
1-0 学习导语
1-1 关于学习的三种“隐喻”和“全视角理论”
1-2 脑与学习
1-3 21世纪的新型学习观
1-4 中华传统学习理念及其价值(选学)
讨论区
模块一单元测验
模块二:记忆的过程与教学的节奏
2-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2-1 人类记忆的三种模式
2-2 人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及特点
2-3 学习情境中的保持规律
2-4 有效教学的“节奏”建议
2-5 (选学)如何进行有效练习
2-6 教学课例
讨论区
模块二单元测验
第一次大作业
模块三:学习的环境与有效的课堂问答
3-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3-1 学习的环境与社会支持
3-2 情绪与学习
3-3 如何营造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
3-4 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深度
3-5 左右脑手部协调操(选学)
3-6 (选学)教学课例
讨论区
模块三单元测验
模块四:学习的动机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4-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4-1 元认知与自主学习
4-2 动机与学习
4-3 马扎诺的“教学的思维系统图”
4-4 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4-5 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4-6 (选学)教学课例
讨论区
模块四单元测验
模块五:意义建构与学习者的深度理解
5-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5-1 长时记忆中知识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5-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5-3 “理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5-4 (选学)专家与新手的差异研究
5-5 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和深度理解的有效教学策略
讨论区
模块五单元测验
第二次大作业
第二次大作业课例视频
第二次大作业课例视频
淄博市博山区教师在线课程学习专题
第六次讲座——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设计
第三次讲座——有效记忆的关键: 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第一次讲座——在线课程介绍与学习指导
第二次讲座——应用学习科学促进专业发展
第四次讲座——智力、情绪与学习
第七次讲座——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与义务教育新课标实施
第五次讲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关于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最好具有一定的教学实习、实践经验。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美]梅耶.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桑新民. 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培养(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
(3)[美]Sousa.脑与学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5)[美]泰勒斯通.提升教学能力的10项策略:运用脑科学和学习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6)[美]安布罗斯.聪明教学7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新西兰]哈蒂等.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8)[美]奥姆罗德.学习心理学(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9)[美]马扎诺,皮克林.培育智慧才能——学习的维度教师手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10)[美]马扎诺.教学的艺术与科学——有效教学的综合框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11)[美]苏泽.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美]施瓦茨等.科学学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13)[美]哈迪曼.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4) 梁林梅,李志. 从学习科学到教学实践变革:教师学习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概念与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8(12).
(15) 梁林梅,蔡建东,周雅格.学习科学到教学实践变革:“转化者”的角色与作用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0(2).
本课程的部分学习参考资料及拓展阅读视频来自互联网,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 ,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团队联系。
邮箱:learningscience@163.com
更多免费精彩课程,欢迎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MOOC”微信公众号: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专题网站:https://tmooc.icourses.cn
Q1: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A:首先,您需要有一个爱课程网或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您需要特别注意:学习前请完善您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上注册帐号的邮箱信息,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只选用一种帐号<网易云课堂帐号/爱课程帐号>登陆学习)。
其次,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活动,参与课程考试。
最后,课程的重要信息一般都会通过公告、课程的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送。
Q2: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A:没问题。
本课程将按周发布和更新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时间共14周。
我们希望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课程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安排,尤其是要保障每周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或多或少,完成当周课程的内容。
(2)积极参与课程论坛中的讨论,与各位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收获、困惑与体会。
(3)遵守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文明用语,与人和善交流。
(4)请勿上传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内容,节约宝贵互联网资源。
(5)请勿发表非法违规信息,共同维护绿色网络空间。
更多内容请参与本课程“课程准备篇”中的微视频:例如“教师说课程”、《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网络学习者——网络课程学习建议》。
Q3:第五期学员的学习经验分享
1.哪些课程内容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最有帮助?
A:学员认为对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最有帮助的课程内容从高到低分别是:
(1)有效练习的教学策略;
(2)人类学习与记忆的三种模式和信息加工模型;
(3)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UbD);
(4)40分钟课堂的两个高效期和一个低效期及分段教学策略;
(5)营造课堂环境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教学策略。
2.哪些课程资源对于自己的课程学习最有帮助?
A:学员认为对于自身的课程学习最有帮助的数字化资源从高到低分别是:
(1)用于模块学习内容回顾的思维导图;
(2)“教师说课程”微视频;
(3)专家讲座视频;
(4)课程微视频及与微视频配套的PPT或word文本;
(5)微信公众号。
3.通过课程的学习,学员的主要收获有哪些?
A:在课程学习收获方面,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
(1)了解了一些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2)激发了对于脑科学和学习科学关注和学习的兴趣;
(3)初步了解了关于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新知识与新进展;
(4)认识到了自己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5)更新了自己的学习观;
(6)找到了改进自身教学的切入点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