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包括文选、常用词以及通论三部分内容。文选是文言文选篇,是研究古代汉语的主要材料,可以培养语感,熟悉古代汉语的语言面貌。常用词是古代汉语中常见词语的各个义项的解释和介绍,包括同义词辨析,熟悉常用词,可以积累古代汉语词汇。通论部分既包括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也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相关基础知识,还包括古代文化常识。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语言的各个要素都有着较大的变化,但又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学习古代汉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汉语的来源,也了解方言中还遗留的古代汉语语音、词汇等现象。古代汉语既是我们阅读古籍的工具又是我们研究古籍的途径。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语文教学、语言文字工作及传承古典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考研深造,进行学术研究做好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储备工作。
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80%)
现代汉语知识
推荐教材及文献: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18第4版。
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
董志翘、马景仑等编,《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中华书局,2009。
杨荣祥,《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汉字汉语研究》,2021(1)。
刘洪涛、沈晓凡,《利用出土文献校正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举例》,出土文献2021(3)。
董志翘,《古汉语的“后附式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结构》,古汉语研究, 2018(2)。
蔡英杰,《古汉语“名而动”结构的再认识》,《古汉语研究》,2019(3)。
闫斯文、武振玉,《古汉语“书写记录”类动词的发展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18(12)。
吴怀成、沈家煊,《古汉语“者”:自指和转指如何统一》,《中国语文》,2017(3)。
徐丹,《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语言科学》,2016(1)。
网站资源:
汉典:https://www.zdic.net/
小学堂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数字化说文解字:https://szsw.bnu.edu.cn/
古今文字集成https://www.ccamc.co/
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https://www.hytu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