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中国茶文化体系独特,内涵丰富,包括茶学知识、泡茶技艺、为人处世之道。喝茶、品茶、聊茶,小日烟火,人生有趣。
中国茶文化体系独特,内涵丰富,包括茶学知识、泡茶技艺、为人处世之道。喝茶、品茶、聊茶,小日烟火,人生有趣。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茶文化》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茶文化发展史为经线、以茶的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为纬线,设计了“茶的世界史”、“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中国茶道思想”、“中国茶艺”、“中国茶道”、“中国茶俗”、“中国茶馆”、“茶与文学艺术”、“云南普洱茶”、“茶席艺术”等章节内容。
通过教学,引导同学们认识中华茶艺,感悟茶道精神,涵养个人品格。
授课目标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茶的世界史
课时目标:掌握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中国茶叶对外传播的路径;思考且掌握中国传统茶叶贸易体系与近代世界茶叶贸易体系的区别。
1.1 世界视野中的中国茶文化
1.2 茶的起源
1.3 茶的传播
1.4 近代茶叶贸易史
茶的本质
课时目标:理解茶的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理解茶道的内涵。厘清茶文化、茶艺和茶道三者的关系。
2.1 茶的本质
2.2 茶道的内涵
2.3 中日茶道的异同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目标: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茶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特点。理解茶的功用衍变与中国茶道发展的内在联系。
3.1 茶道萌芽
3.2 茶道出世
3.3 茶道大行
3.4 茶道衍变
茶叶品质
课时目标:认识中国六大茶类的名称与特征。了解绿茶名茶知识。掌握茶叶选购的基本方法以及茶叶的贮存方法。
4.1 认识六大茶类
4.2 茶叶选购技巧
4.3 茶叶贮存保管
茶道实践
课时目标:掌握茶器选配的基本知识。掌握泡茶用水的基本要求。掌握茶事活动的基本礼仪。
5.1 茶器选配
5.2 用水讲究
5.3 茶道礼仪
茶叶冲泡技艺
课时目标:熟记茶叶冲泡的基本要素。基本掌握绿茶和红茶的冲泡技艺。
中国茶道思想
课时目标:理解儒释道思想对中国茶道思想形成的作用和影响。理解中国茶道思想“和”的精神实质。
7.1 儒家的“中庸和谐”与茶道
7.2 道家的“天人合一”与茶道
7.3 释家的“茶禅一味”与茶道
茶道与文学艺术
课时目标:理解茶与诗、词、画等文学艺术的关系,能够赏析茶诗词和茶绘画作品。掌握小说《红楼梦》中与茶相关的描写和故事。
8.1 茶诗《七碗茶歌》
8.2 茶词《品令·咏茶》
8.3 茶画《事茗图》
8.4 《红楼梦》与茶道
云南普洱茶
课时目标:理解普洱茶的概念。了解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普洱茶的冲泡技术。
9.1 普洱茶的由来
9.2 普洱茶的品质
9.3 普洱茶的加工与冲泡
中国茶馆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茶馆的发展史,掌握中国茶馆文化的特点,理解中国茶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0.1 中国茶馆的发展
10.2 四川茶馆
10.3 杭州茶馆
10.4 北京茶馆
中国茶俗
课时目标:理解茶俗与人们的社会交往、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茶与婚姻、茶与祭祀之间的关系。
11.1 茶与社交
11.2 茶与日常生活
11.3 茶与婚俗
11.4 茶与祭祀
中国饮茶习俗
课时目标:理解清饮式饮茶习俗、混饮式饮茶习俗以及羹饮式饮茶习俗的特点。了解部分民族的饮茶习俗以及云南的饮茶习俗。
12.1 清饮式饮茶习俗
12.2 混饮式饮茶习俗
12.3 羹饮式饮茶习俗
12.4 云南饮茶习俗
茶席艺术
课时目标:掌握茶席和茶席艺术的概念。了解中国茶席艺术的发展之程。了解茶席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技巧。
13.1 茶席艺术的渊源
13.2 茶席艺术的概念
13.3 茶席艺术的呈现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 中国茶文化[M],王玲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
[2] 中国茶道[M],朱海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