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一门基础课和入门课,在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期末考试70%
课堂练习20%
师生互动10%
《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走进心理学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课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心理现象。具体介绍个体心理的主要内容,即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
2.重要心理学流派
本节课主要介绍冯特创立心理学之后所形成的各大流派,例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第二章 感知觉
1.感觉
本节课主要介绍感觉的定义、种类和感觉现象。
2.知觉
本节课主要介绍知觉的定义、种类、特征、知觉现象及其常见的错觉现象。最后讨论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 记忆
1.记忆的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记忆的定义、种类和系统。例如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2.记忆过程中的遗忘及其规律
本节课主要介绍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尤其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讨论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1.思维的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思维的概念、种类和一般过程。
2.问题解决
本节课主要介绍问题解决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讨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3.想象与创造性
本节课主要介绍想象的定义、种类、作用和加工方式,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 注意
1.注意
本节课主要介绍注意的定义、种类、品质和规律,讨论注意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 情绪与意志
1.情绪
本节课主要介绍情绪的定义、成分和种类。讨论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
2.意志
本节课主要介绍意志的概念、特征和心理过程。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第七章 需要与兴趣
1.需要
本节课主要介绍需要的定义、种类和需要层次理论。
2.兴趣
本节课主要介绍兴趣的定义、种类和品质,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八章 动机
1.动机的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动机的定义、种类和功能。
2.动机的理论
本节课主要介绍动机的理论,例如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九章 能力
1.能力的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能力的定义、种类和结构,重点介绍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2.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本节课主要介绍能力的测量和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十章 人格
1.人格的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人格的定义、特征和种类,尤其是气质和性格的关系。
2.人格成因
本节课主要介绍人格的测验和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