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国际关系史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3日 ~ 2025年06月21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那么,近现代国际关系是如何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国际体系的演变是否遵循着某种历史规律?为什么一些特定区域的国际冲突屡屡重演?对此,《国际关系史》这门课程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局视角出发,帮助你在复杂的国际现象中洞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自近代以来大国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通过这门课程,你将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更加深刻地理解国际关系的内在逻辑。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那么,近现代国际关系是如何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国际体系的演变是否遵循着某种历史规律?为什么一些特定区域的国际冲突屡屡重演?对此,《国际关系史》这门课程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局视角出发,帮助你在复杂的国际现象中洞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自近代以来大国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通过这门课程,你将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更加深刻地理解国际关系的内在逻辑。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际关系史》课程着重讲授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沿革,主要内容为国际关系史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战争、会议、条约与国际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锻炼历史意识和思维,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更加深刻理解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关键性角色。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一是学会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认识人类社会和国家间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二是能够分析国际关系史领域的文献资料,基于专业知识提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方面的修养,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变化。

成绩 要求

《国际关系史》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其中个人学习在线上环节有2个主要任务:

一是观看线上平台的各单元教学视频,观看完成度情况对应“线上资源学习情况”(总评占比18%);

二是自主学习各单元对应的教材内容,并在规定日期前完成线上平台的各单元习题测验,测验综合成绩对应“线上单元测验情况”(总评占比12%)。

课程大纲
1. 近代国际政治理论与欧洲国家体系的形成
课时目标:解释和归纳民族国家、主权、国际法等近现代国际关系领域重要的概念及学说。阐述和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欧洲区域性多极均势格局。
1.1 现代欧洲国家的兴起
1.2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 欧洲列国争霸与区域国际体系的演变
课时目标:举例和归纳17-19世纪前期欧洲各国此消彼长的历史进程。比较和分析维也纳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逐渐衰落的原因。
2.1 维亚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2 俾斯麦主导下的欧洲协调秩序
3. 殖民扩张与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形成
课时目标:说明和解释国际体系从区域性走向到全球性的历史进程。评析和比较美日两国作为新兴力量国家在各自所在区域崛起的过程。
3.1 美国的扩张与拉丁美洲
3.2 西方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掠夺
3.3 亚洲的分化与东亚传统秩序
4. 两次世界大战与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变迁
课时目标:解释和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分析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危机”,特别是欧洲与亚洲战争策源地各自形成的的过程。
4.1 一战前欧洲的国际关系
4.2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3 二战爆发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5.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课时目标:解答和分析冷战的概念及其起源的时代背景。总结和评定冷战前期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5.1 联合国成立与冷战的爆发
5.2 冷战背景下的欧洲与亚洲
6. 二战后国际体系中的中国与国际关系新变化
课时目标:列举二战后全球非殖民化运动的历史进程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叙述和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取得的成果。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机遇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和特征。
6.1 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
6.2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展开全部
苏州科技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李超

李超

副教授

奚伶

奚伶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