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的通知》要求,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经与学校本科生院沟通,经学院研究,报学校批准,结合学院思政课开设现有实际,并综合考虑各课程的知识结构,经学院研究决定,“四史”教育暂以在网课上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形式进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的通知》要求,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经与学校本科生院沟通,经学院研究,报学校批准,结合学院思政课开设现有实际,并综合考虑各课程的知识结构,经学院研究决定,“四史”教育暂以在网课上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形式进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内容覆盖《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是带有鲜明价值取向和时代特征的“历史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任务、艰难程度及其取得的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成绩 要求
课程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视频观看)占比40%,期末课程论文占比60%
课程大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课时目标:通过全面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历史意义以及基本原则等重要问题,促使加深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一伟大飞跃的深刻理解。
一、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历史局限性
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发展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四、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模式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苏联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模式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国际影响;引导学生我国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苏联模式及其历史地位
三、苏联解体及其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课时目标:通过本讲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过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三、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经过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必要性;了解国内抗日力量的对比情况,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理解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一、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中共调整和国民党关系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中流砥柱: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与敌后持久抗战的努力
四、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伟大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新中国的创建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能赢得天下),增强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道理的认同。
一、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锤炼成坚强的革命领导党
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人民就是江山
三、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
四、武装斗争——创建一支听党指挥、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党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建设社会主义开端时的基本国情;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和巩固的历程,了解新中国各方面的建设及成就,理解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必要性和曲折性;理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经济政治建设的指导意义;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的正确性;同时还要看到“左”倾错误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曲折性,认识到社会主义探索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党的八大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四、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及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逐步展开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深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后的进程,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影响,正确认识十四大、十五大的主要历史功绩,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的内容,正确认识十六大、十七大的主要历史功绩。
一、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大幕拉开:改革开放的实践开局
三、打开通途:南方谈话的两个关键突破
四、继往开来:改革开放的接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课时目标:1.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措施2.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3.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由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探索实践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2.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4.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5.高尚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年年版。
6.闫志民,王炳林,贺亚兰主编:《社会主义500年编年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