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14日 ~ 2023年12月2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早在1925年,生物学大师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如何合成通用能量货币ATP?细胞如何分选数以千计的新生蛋白质?细胞又如何调控其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细胞病变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请点击本课程,你一定有收获!
早在1925年,生物学大师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如何合成通用能量货币ATP?细胞如何分选数以千计的新生蛋白质?细胞又如何调控其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细胞病变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请点击本课程,你一定有收获!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与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艺与工程设计等工作必备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本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该专业毕业生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核酸分子的精细结构和原核、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熟悉基因的复制、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原核基因与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等过程;通过掌握几个典型的原核、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例子,深刻了解基因表达的精细性、复杂性和高度可调控性;了解基因表达与生物体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机能的关系;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活学活用。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成如下能力:

课程目标1通过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核酸分子精细结构和原/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介绍和中心法则等分子生物学经典内容的解读,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大分子奥秘的求知欲望。

课程目标2能理解并合理地表达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能将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用于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的解读。

课程目标3通过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详细介绍,能够理解和阐述基因表达的精细性、复杂性和高度可调控性,能够理解基因表达与生物体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机能的关系,能够在分子生物学工程实践中理解工程伦理的理念。

课程目标4能运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识别和表达实际生产生活或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与之相关的复杂问题,并能给出关键环节和合理的解释。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1. 细胞概述

1.1 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诞生

1.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3 细胞的基本共性

1.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概述讨论题

1. 细胞概述——单元测试

2.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2.1 普通光镜、超分显微镜及相差显微镜

2.2 荧光显微镜

2.3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样品制备

2.5 扫描电镜技术

2.6 细胞培养

2.7 单克隆抗体技术

2.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课堂讨论

2.8 流式细胞术

2.9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课堂讨论2

笔记

3. 细胞质膜

3.1 细胞质膜研究简史和结构模型

3.3 细胞质膜的特性

3.4 细胞膜骨架和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

3.2 细胞质膜的成分及其作用特点

3. 细胞质膜——课堂讨论

3.细胞质膜——笔记

3. 细胞质膜——单元测试

4 物质的跨膜运输

4.1 膜转运蛋白及跨膜运输类型

4.2 被动运输-葡萄糖的跨膜转运

4.3 水孔蛋白的发现及功能

4.4 Na+-K+泵及钙泵

4.5 ABC超家族

4.6 吞噬作用

4.7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8 胞内体的分选作用

4. 物质的跨膜运输——课堂讨论

4 物质的跨膜运输——笔记

4 物质的跨膜运输

5. 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

5.1 细胞质基质

5.2 内膜系统

5.3 内质网的结构

5.4 内质网的功能

5.5 高尔基体的结构

5.6 高尔基体的功能

5.7 溶酶体的结构

5.8 溶酶体的功能

5.9 溶酶体的发生

5.10 过氧化物酶体

5. 课堂讨论

5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笔记

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

6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6.1 信号假说

6.2 蛋白质转运的类型

6.3 蛋白质向各细胞器的分选

6.4 包被膜泡的运输

6.5 3种包被膜泡

6.6 膜泡的转运与融合

6.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课堂讨论

6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笔记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7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

7.1 线粒体动态变化及超微结构

7.2 氧化磷酸化

7.3 ATP合成的结合变构机制

7.4 线粒体与疾病

7.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课堂讨论

7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笔记

8. 细胞信号转导

8.1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8.2 信号分子、受体和第二信使

8.3 分子开关、信号蛋白的互作与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

8.4 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激活离子通道的信号通路

8.5 cAMP-PKA信号通路

8.7 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8.8 其它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8.6 双信使信号通路

8.9 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和调控

8 细胞信号转导——笔记

细胞信号转导测试

9. 细胞骨架

9.1 细胞骨架概述

9.2 微丝的结构

9.3 微丝的组装

9.4 微丝的功能

9.5 肌球蛋白: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

9.6 微管的结构

9.7 微管组织中心

9.8 微管结合蛋白

9.9 微管的功能

9.10 中间丝

9细胞骨架——笔记

细胞骨架

10 细胞核与染色体

10.1 核被膜

10.2 从染色质到染色体

10.3 染色体的功能元件和巨大染色体

10.4 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10细胞核与染色体——笔记

细胞核与染色体

11. 细胞增殖与调控

11.1 细胞周期概述

11.2 细胞周期同步化

11.3 有丝分裂

11.4 胞质分裂

11.5 G2/M期转换的调控

11.6 中/后期转换的调控

11.7 G1/S期转换的调控

11.8 DNA损伤检验点与p53

11 细胞增殖与调控课堂讨论

11 细胞增殖与调控——笔记

细胞增殖与调控

12. 癌细胞

12.1 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12.2 肿瘤发生的遗传基础

12.3 肿瘤是基因突变积累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12.4 肿瘤干细胞

12 癌细胞——笔记

癌细胞

13.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

13.1 细胞分化

13.2 干细胞的基本特性

13.3 胚胎干细胞

13.4 诱导多能干细胞

13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笔记

14. 细胞衰老与死亡

11.1 细胞衰老的特征及意义

11.2 细胞衰老现象的发现

11.3 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11.4 细胞死亡类型及意义

11.5 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及生化特征

11.6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1.7 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11.8细胞衰老与死亡——课堂讨论

11 细胞衰老与死亡——笔记

细胞衰老与死亡

15. 细胞的社会性联系

15.1 细胞胞外基质

15.2 细胞黏着分子

15.3 细胞连接

细胞的社会性联系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生物化学、有机化学

参考资料

朱玉贤等主编. 现代分子生物学. 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赵亚华主编. 分子生物学教程. 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郑用琏主编. 基础分子生物学.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四川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李德富

李德富

教授

邹方东

邹方东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