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邮政通信网络技术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06日 ~ 2023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5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随着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由邮政通信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支撑技术正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和物流、快递业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随着邮政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邮政通信网络技术不断支撑着物流、金融以及其他行业的更广泛应用,内容也越加丰富。因此,认识邮政通信的本质,掌握邮政通信的技术架构,理解网络技术在邮政通信中的应用方法,熟悉网络技术的实践,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对于有效管理邮政通信网络,提高邮政通信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现代邮政业为背景,详细剖析了邮政通信网络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方法和模型,对于提升学生对现代邮政通信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能力至关重要。本课程力求在教材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邮政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邮政通信网络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出解决具体网络应用、设计的真实能力。
随着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由邮政通信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支撑技术正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和物流、快递业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随着邮政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邮政通信网络技术不断支撑着物流、金融以及其他行业的更广泛应用,内容也越加丰富。因此,认识邮政通信的本质,掌握邮政通信的技术架构,理解网络技术在邮政通信中的应用方法,熟悉网络技术的实践,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对于有效管理邮政通信网络,提高邮政通信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现代邮政业为背景,详细剖析了邮政通信网络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方法和模型,对于提升学生对现代邮政通信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能力至关重要。本课程力求在教材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邮政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邮政通信网络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出解决具体网络应用、设计的真实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对邮政通信网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当今邮政通信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掌握邮政通信网络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了解邮政通信网络应用基础知识,针对日常工作中对邮政通信网络应用的一般需求,能够缘事析理,并熟练应用邮政通信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让网络工程(邮政工程)专业的学生接受抽象的网络概念,构建邮政通信网络的知识层面,从而掌握邮政通信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让学生能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建立邮政通信网络的体系架构及分层的分析方法,并将邮政通信网络中的“三流”具体结合。难点在邮政通信网络的体系架构与信息网络的分层次架构的建立及其具体分析,在每一个知识点中都需要进行对照性的分析。

邮政和物流传统上是从管理方向培养学生,而现代邮政、物流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工程能力,《邮政通信网络技术》课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课程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邮政、物流的网络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并在课程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国内国际都没有同类的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填补了邮政通信网络架构以及工程实践培养的部分空白。


成绩 要求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期末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从作业、课堂提问、平时测验、上课出勤率等几方面进行考核。

课程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第一章 邮政通信网络概述

1.3 邮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

1.1 邮政通信和邮政通信系统

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

2.2 网络体系结构

2.3 网络的可靠性及性能指标

2.5 探索因特网

2.4 邮政通信网络的开放性

2.1 协议和分层

第三章 应用服务

3.3 地址服务

3.5 内容发布

3.2 网络操作系统

3.7 网络应用开发

3.1 网络的应用层

3.4 邮件服务

3.6 P2P应用和流服务

第四章 点对点交付

4.1 邮政通信网络中端到端的通信

4.5 套接字编程

4.3 可靠的字节流TCP

4.4 性能和资源分配

4.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第五章 网络互联

5.4 IP地址管理

5.6 移动IP

5.5 IPv6

5.3 全局地址

5.1 异构网络的互联

5.2 路由和转发

第六章 网络调度

6.5 多点播送

6.6 差错报告

6.1 网络层的管理面

6.4 广义转发和全局路由管理

6.2 路由选择

6.3 路由选择协议

第七章 直连的网络

7.3 链路寻址和ARP

7.4 以太网

7.1 链路层的服务

7.5 无线局域网

7.6 项目小结

7.2 多路访问链路和协议

第八章 网络扩展

8.1 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

8.3 链路虚拟化

8.7 小结

8.6 接入技术

8.2 虚拟局域网

8.5 广域网

8.4 节点网络化

第九章 物流网络

9.5 选址问题

9.2 物流和物流网络

9.4 调度问题

9.1 邮政业和物流业的产业融合

9.6 小结

9.3 货物装箱问题

第十章 邮政金融网络

10.2 邮政金融的业务

10.5 网络支付

10.1 邮政金融网络

10.4 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

10.3 邮政通信网络对金融业务的支撑

第十一章 网络安全和管理

11.1 邮政运行管理

11.6 小结

11.4 网络安全

11.3 网络故障排除

11.5 网络安全扫描与监测

11.2 网络管理和SNMP

第十二章 智慧邮政

12.4 区块链网络

12.3 GIS网络

12.2 物联网

12.1 智慧邮政的概念

12.5 智慧邮政中的其他主要技术

12.6 小结

课程总结与实验辅导

课程总结

实验辅导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 范鹏飞,王凯.邮政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 徐劲松. 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

[3] 杨庚.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4]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6[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南京邮电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徐劲松

徐劲松

副教授

周倩

周倩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