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警务模式的历史演变与改革创新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9月05日 ~ 2022年01月23日
学时安排: 每周3小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0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从古至今,一个完整的警务模式演进谱系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宗亲”警务模式、前工业社会的“惩戒”警务模式、工业社会的“职业化”警务模式(第一次警务革命)、“专业化”警务模式(第二次警务革命)、“反应式”警务模式(第三次警务革命)、后工业社会“社区导向”警务模式(第四次警务革命)、“情报导向”警务模式(第五次警务革命)七个演进时期和五次警务革命。 本课程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1)回顾中国警政和警务模式的历史进程;(2)以西方国家为背景,对警务实践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困境进行分析;(3)借助西方的理论资源,建构一种超越现代警务的理论基础,在新的警政理论基础指导下,建构具体的警务模式框架;(4)反思中国警务的当代实践并探讨新的警政范式对中国警务的借鉴意义。
从古至今,一个完整的警务模式演进谱系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宗亲”警务模式、前工业社会的“惩戒”警务模式、工业社会的“职业化”警务模式(第一次警务革命)、“专业化”警务模式(第二次警务革命)、“反应式”警务模式(第三次警务革命)、后工业社会“社区导向”警务模式(第四次警务革命)、“情报导向”警务模式(第五次警务革命)七个演进时期和五次警务革命。 本课程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1)回顾中国警政和警务模式的历史进程;(2)以西方国家为背景,对警务实践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困境进行分析;(3)借助西方的理论资源,建构一种超越现代警务的理论基础,在新的警政理论基础指导下,建构具体的警务模式框架;(4)反思中国警务的当代实践并探讨新的警政范式对中国警务的借鉴意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家和社会对秩序与安全的需求导致了警察制度的产生,它是国家提供安全服务和控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保障之必需。

中国警务的改革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动力:一是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进行的变革。作为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警察之职能在服务型政府的旗帜下进行转变,对警察行政而言,警察任务法定原则必须得到贯彻。二是受着西方国家的警务模式改革趋势的影响和牵引。自1829年罗伯特·比尔创设职业性警务模式以来,相继以去政治化、引入法治性、融合专业知识、倡导社会性的警政理念,改变着警察执法的价值取向、行为动机的模型和职能属性的比例,先后出现了“职业警务模式”、“专业警务模式”、“反应式警务模式”、“社区警务模式”“情报导向警务模式”等五次警务革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警察机构将公共服务的契约外包、民营化等理念尝试运用到警政改革当中,提出以社区为导向的警务模式更是把服务视为警务的本质,美国911事件后,以情报导向的警务模式将社会治安精准治理和对犯罪的精准打击视为警务专业服务性的提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结构和公民生活的形态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社会阶层高度分化、异质性意识形态不断扩大、文化价值观的多元裂变、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网络世界虚拟性的交往互动、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新的安全不确定性。……。传统警政所面对的社会治安秩序的现实“镜像”已今非昔比。“工具理性主义所构建的话语体系是否还能回应今天的治安问题,是否还能引导驾驭警务行动的方向,是否还能有效打击当下的违法犯罪等等,都成为关乎警政改革的深层问题。只有适应社会变革的趋势,推进警政建构的思维转型,重构警察执法的话语体系,从警务工具理性的设计向社会建构的转型,才是符合当代认知模式、价值导向的选择。”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警务模式的历史演变与改革创新》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胡建刚_ _

大纲审定人:_____石向群_____

 

 

 

 

2018年10月 20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警务模式的历史演变与改革创新

英文名称:Policing pattern: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课程类型: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所有

适用对象:本科教学

总 学 时:32

学    分:2

开课单位:治安学院

开课时间:

先修课程:

并修课程:

后续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对警务的历史与现实、职能与目标、运行与作用、比较与借鉴、背景与机遇、机制与演化的规范分析和科学论证,构建警务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理解中国特色的服务型警务模式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二)  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警务模式演化知识结构,掌握警务模式演化的基本轨迹历程概念,能理解警务改革创新的方向和措施。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章次

名   称

教学时数

其    中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课堂实验

课堂实训

1

2

3

4

5

6

7

8

9

10

历史回溯: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

案例论析:国内若干警务创新的实践

境外警务实践的考察

中国警务模式重构: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回应

建构基于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基于宪政平台的警察权重构

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社会化供给

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监督机制

研讨

4

3

3

3

3

3

3

3

3

4

4

3

3

3

3

3

3

3

3

 

 

 

 

 

 

 

 

 

 

 

合    计

32

28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章   历史回溯: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警务的研究对象、内容及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

[本章的重点]警务的概念、警务的理论基础

[本章的难点] 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警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管理型警务的初创

 

湖南保卫局;巡警署

 

第二节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演进

 

“政治型”警务“管制型”警务“服务型”警务

 

第三节  中国警务模式嬗变的契机

 

社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变革;政府体制改革。

 

第四节  中国转型时期警务模式变革的动因

 

执法环境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第二章    案例论析:国内若干警务创新的实践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开展警务改革的特点。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

[本章的重点]  警务的改革路径。

[本章的难点] 我国警务改革的思路

 

第一节  新乡“局所合一”的警务改革

 

减少层级四警合一;服务民生

 

第二节  镇江“大巡防”警务改革

 

大巡防格局弹性工作制;契约化保险联防

 

第三节  湖州“民意导向”警务改革

 

警务广场电子政务;信息公开

 

第三章    境外警务实践的考察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国外警开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法建议] 多媒体教学。

[本章的重点] 国外警务的实践。

[本章的难点] 国外警务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西方两大警察体系的渊源

 

大陆派警察体系海洋派警察体系

 

第二节  西方警务现代性的发轫

 

从镇压者到宝贝型警察: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博弈;快速反应的警务机制

合法性的缘起

 

第三节  西方警务后现代性的思辨

 

社群主义的归宿;决策与执行的重组;合作与共治的;市场治理机制:警务私有化与竞争的理念

 

第四章    中国警务模式重构: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回应

 

    [教学基本要求] 明确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警务改革的方向

[教学方法建议] 多媒体教学。

[本章的重点]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警务改革内容

[本章的难点]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警务模式的结构

 

第一节  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及其在本研究的论析

 

从一元到多元;从矛盾、冲突到合作共治;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第二节  公共管理范式的转换与服务型政府的出现

 

从统治、管理走向服务;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公共管理范式转换对应的警务模式

 

统治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管理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服务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第五章    建构基于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教学基本要求] 解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教学方法建议] 多媒体教学。

[本章的重点] 公共安全供给的类型

[本章的难点] 公共安全供给的方式

 

第一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逻辑

 

警务属性的现代定位;警务目标重组;警务结构调整:层级减少与扁平化;警务功能转移:趋向社会化与市场化

 

第二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可行性

 

核心理念之源泉;动力机制;政治空间;时代背景;社会基础。

 

第三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价值取向

 

效率与正义的权衡;权力与权利的制衡;管理与服务的均衡;秩序与自由的平衡;合作与共治的连衡。

 

第六章  重构基于宪制平台之警察权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宪制基本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 多媒体教学与实训相结合。

[本章的重点] 限权。

[本章的难点] 宪制的理解

 

第一节  宪政理论中的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国家主义

 

第二节  宪制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辩证关系

 

宪制基本思想;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内涵解析;宪制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重新定位;宪制框架下警察权属性的嬗变

 

第三节 宪制理念下警察权构建的原则

 

分权原则;比例原则;公共原则;程序原则;司法控制原则

 

 

第七章    实现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社会化供给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多中心治理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 多媒体教学与实训相结合。

[本章的重点] 警务的社会化供给。

[本章的难点] 多中心理论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

 

多中心理论的假设;多元化警务主体的培育;多中心秩序的优势

 

第二节  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建构

 

警务的市场供给;警务的社区供给;警务服务的自愿者

 

第三节 警务运行多重协调机制的完善

 

多元化警务供给的潜在问题;政府警务规制对多元化警务供给的调节;区域之间合作警务协调机制

 

第八章  完善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的自律与他律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警察伦理的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课堂教学。

[本章的重点] 行政伦理、警务自律

[本章的难点] 警务他律

 

第一节  行政伦理与警察伦理

 

公权力的伦理解析;行政伦理的现代精神;警察伦理的评价要素

 

 

第二节  警察行为的异化及其矫正

 

亚文化:警察行为异化的表象;权力寻租:警察行为异化的动因;投诉与问责

 

第三节 警务运行自律与他律的完善与强化

 

道德内化;多元监督;绩效考核:警务运行质量的评定;司法问责

 

 

五、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需要一定的社会学、治安管理基础理论的知识。

六、课程教学实验、实习安排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

2、理论教学考核采取开卷考试进行,占总考核成绩70%。

3、实践教学考核采取现场测评、实训报告等形式进行,占总考核成绩30%。

八、教材及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邱华君编著:《警察法规》[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2] 蔡诚主编:《公安学概论》[M].北京:公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大伟.《英美警察科学》[M].北京: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章光明等著:《现代警政:理论与实务》[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5]《周礼》.

[5 王智军.警察的政治属性[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 公安学概论编写组.公安学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版.

[7 柳晓川.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版.

[8 张兆瑞.警察哲学-哲学视野中的警察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9 廖志恒.公安警务教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编著.中国警察制度简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11穆玉敏.北京警察百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冯德文.警察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伟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初探[M].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14] 袁曙宏、宋功德.WTO与行政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 李中信.中国社区警务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16] 谷福生、李斌杰、张先福等.新时期公安派出所工作全书(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 姚伟章.公安派出所执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18]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 傅大友、袁勇志、芮国强著.行政改革制度创新[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20] 朱源葆著.警察执行集会游行之法令与实务[M].台湾中央警察大学.1996 版.

 


南京警察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胡建刚

胡建刚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