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为公安院校公共必修课程,以线上线下混合一体教学方式开展,为期十二周,共24课时。它的目的是:将线下教学和线上微课合二为一,以警察体能教学训练中的跑步、跳跃、滚翻、搏击等基础元素为研究内容,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警察体能最主要的原则和方法,将训练方式以视觉传递方式个性化地加以表现。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警察基础体能的表现形式,并掌握日常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公安院校警察基础体育课程。
本课程为公安院校公共必修课程,以线上线下混合一体教学方式开展,为期十二周,共24课时。它的目的是:将线下教学和线上微课合二为一,以警察体能教学训练中的跑步、跳跃、滚翻、搏击等基础元素为研究内容,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警察体能最主要的原则和方法,将训练方式以视觉传递方式个性化地加以表现。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警察基础体能的表现形式,并掌握日常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公安院校警察基础体育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基础体育》是公安院校公共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内容主要有跑步技术、跳跃技术、滚翻倒地自我保护技术、跨越障碍技术等,通过以上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的训练,以实现发展警校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并掌握锻炼身体方法手段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之目的,并为其它警务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奠定良好基础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与此同时,本课程还提倡公平竞争、光明磊落的团队精神及超越自卑、超越自我、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授课目标
(一)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训练,向学生介绍基础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进行体育锻炼的相关理论,掌握常用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二)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基础体育的方法和手段来发展自己的体能,在未来工作中能够从事警察职业体能训练,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 激励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以及勇于竞争、敢于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成绩以100分计,由体能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体能占80%;平时占20%;体能考核男、女生各四个项目(男生项目:1分钟跳绳,10米×4往跑,1000米,悬垂举腿;女生项目:1分钟跳绳,10米×4往返跑,800米, 仰卧起坐 ),每个项目满分为20分,共80分,平时成绩2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大纲)。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程在线学习情况相结合。
课程大纲
基础体育概述
《基础体育》课程的概念、作用、任务、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基础体育的基本技术动作
跑步技术----主要学习跑步时的身体姿势(主要包括上体姿势、摆臂姿势、)、腿部动作和着地动作,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技术及小步跑、高抬腿、后踢跑、后蹬跑等技术动作等跑的专门性练习并发展学生体能。
跳跃技术---主要通过学习掌握跨步跳、立定跳远、兔跳、收腹跳、展腹跳、多级蛙跳、弓箭步跳等跳跃练习方式,强化学员腰部及腿部肌肉力量、增加骨骼密度、提高学员肌肉的弹性力量,有效的改善学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提高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
警务搏击基本功---主要通过学习掌握提膝冲拳、马步、弓步、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侧踢腿、弹踢腿及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后倒地、侧倒地等动作技能,并运用这些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与运动感知,为后续《警务搏击》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常见的体能训练内容与手段
力量训练---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任何运动的基础,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本节主要采用双杠臂屈伸、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悬垂举腿、深蹲等上下肢以及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增加学员肌肉力量,增强抗击打能力,增强技能的形成,提高警员的控制能力。
速度训练---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素质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能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能力。本节通过发展反应速度、发展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警员的速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追击、制服、擒获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保护自身的安全。
耐力训练---耐力素质是指人扥身体机能持续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是发展体能素质的一种。本节主要采用体能训练技术化的手段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保证警员在与犯罪分子搏斗中,有足够的耐力有效地追击、制服、擒获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而不受制于敌。
参考资料
1.贾昌志.基础体育课程讲义.自编讲义.2011.11
2.周波. 警务搏击.“十三五”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03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