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历史,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也是其精神家园。没有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也不可能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代大学生要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别是了解近代以来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了解近代以来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样,才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怎样来的,我们的国家将要到哪里去和不会到哪里去。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历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中国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今天为中国现代史。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本质和发展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授课目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成绩 要求
遵循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具体成绩评定如下: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考成绩×40%
平时成绩和期末机考成绩总和,需要达到60分
课程大纲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反对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洋务运动的兴衰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人民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1-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1-3卷)[M].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6.《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2021
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8.《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