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启蒙课程,也是密切联系基础医学、人文科学和护理科学的桥梁性课程。《护理学导论》着重介绍了护理学的性质、人、健康、环境、护理等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程序、护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沟通交流、健康教育以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持有的伦理、法律观念。通过对《护理学导论》的学习,能初步了解什么是护理学、护理专业、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畴、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现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观念,帮助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牢固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观念,同时为日后学习护理专业其它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除教学视频外,也提供多种形式的其他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授课形式采用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考核方式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
1.知识目标
(1)能够阐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程序概念和内容、护理理论、护理专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2)理解并叙述健康、疾病、压力、适应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能够说明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当前临床护理决策及思维等。
(4)把握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2)能够运用护理的科学思维方法思考问题,锻炼评判性思维能力。
(3)能够应用一定的沟通技巧实现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3.素质目标
(1)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热爱护理专业,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
(2)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护士的自身价值。
(3)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本课程成绩包括四部分:
1、单元测验: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完成一次单元测验,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占线上成绩的33.4%;
2、单元作业:本课程有二次单元作业,题型为主观题,占线上成绩的33.3%;
3、课程讨论区:学生应积极参加讨论发言,老师发起的主题讨论至少要求有效发帖或回帖1次以上,占线上成绩的33.3%。
第一单元 护理学发展及基本概念
第一讲 南丁格尔与护理
第二讲 护理的概念及演变
第三讲 护士的角色
第四讲 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
护理学发展及基本概念
第七单元 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
第五讲 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第六讲 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及步骤
第七讲 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及步骤
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
第二单元 健康与疾病
第八讲 健康的概述与测量
第九讲 健康行为与促进
第十讲 患病行为及心理
第十一讲 病人角色
第十二讲 疾病的影响及预防
健康与疾病
第三单元 需要与关怀
第十三讲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第十四讲 满足住院病人基本需要的策略
需要与关怀
第八单元 文化与护理
第十五讲 文化休克
第十六讲 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应用1
第十七讲 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应用2
“文化与护理”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十八讲 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第十九讲 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
第二十讲 压力的适应
第二十一讲 病人的压力及护理
第二十二讲 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应对
“压力学说及其护理应用”思维导图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 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第二十三讲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第二十四讲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第四单元 护理程序
第二十五讲 护理程序概述
第二十六讲 护理评估
第二十七讲 护理诊断1
第二十八 护理诊断2
第二十九讲 护理计划
第三十讲 护理实施
第四单元测试:护理程序
第五单元 护理理论及模式
第三十一讲 奥瑞姆的自理理论1
第三十二讲 奥瑞姆的自理理论2
第三十三讲 罗伊的适应模式1
第三十四讲 罗伊的适应模式2
第三十五讲 纽曼的系统模式
第八周单元测试 护理理论及模式
第一次作业:护理理论及模式
第十单元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第三十六讲 医疗事故
第三十七讲 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讲 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
法律概述与护理法(引自北京大学《走进护理》慕课资源)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先修课程:通识教育课、学科平台课
1.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杜文东.心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傅华.预防医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蒋炳武.医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卡本尼托-莫耶特(美).护理诊断手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7.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8.刘瑞晶.职业生涯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9.叶萌,Adeline Nyamathi,王骏.多元文化与护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0.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一人的毕生发展.第4版.苏彦捷,邹丹,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1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2.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5.
13.石静.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4.王新田.实用循证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5.余金明.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6.姚裕群,刘家珉.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s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17.张朝阳,孙磊.全民健康覆盖的内涵界定与测量框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1):19-22.
1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
19.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https://www.moh.gov.cn/mohbgt/s3582/201208/55651.shtml.[2016-07-17].
21.Alligood M.R.Nursing theorists and their work.8th ed.St.Louis,Missouri:Elsevier Mosby,2014.
22.Alfaro-LeFevre R.Applying nursing process:a tool for critical thinking.8th ed.Philadelphia,P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13.
23.Betty J.Ackley,Gail B.Ladwig,Nursing diagnosis handbook:an evidence-based guide to planning care.10th ed.Maryland Heights:Mosby,2013.
24.Carol R.Taylor.Fundamentals of nursing:the art and science of nursing care.8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s.Wilkins,2015.
25.Carpenter C.J.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belief model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behavior.Health Communication,2010,25(8):661-669.
26.Dochterman Joanne M,Buleche Gloria M.Nursing interventions classification(NIC).Sth ed.St.Louis:Mosby,2008.
27.Glasgow R.E,Kurz D,King D,et al.Twelve-month outcomes of an internet-based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support program.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2012,87():81-92.
28.Health in 2015 from MDGs to SDG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5.
29.Isani Rebecca.From hopelessness to hope.,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1963,1(2):15-17.
30.Julia Boehm,David Williams,Eric Rimm,et al.Relation between optimism and lipids in midlife.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111(10):1425-1431.
31.Karin Dufault,Martocchio Benita C.Hope:its spheres and dimensions.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85,20(2):379-391.
32.Melnyk,BM.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nursing&healthcare:a guide to best practice.Philadelphia,PA: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11.
33.Marlaine C.Smith,Marilyn E.Parker.Nursing theories and nursing practice.4th ed.Philadelphia,PA:F.A.Davis Company,2015.
34.Moorhead Sue.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NOC).5thed.St.Louis:Mosby,2013.
35.Neuman B.,Fawcett J.The Neuman systems model.S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2011.
36.Patricia A Potter,Patricia Stockert,Anne Griffin Perry.Fundamentals of nursing.9th ed.St.Louis:Mosby,2016.
37.Racquel Richardson Ingram.Using Campinha-Bacote's process of cultural competence model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literacy and cultural competenc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2,6(3):695-704.
38.Roy S.C.Generating middle range theory:from evidence to practice.New York,NY:
Springer,2014.
39.Schefer BK,Rubenfeld MG.A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0,39(8):352-359.
40.NANDA International.Nursing diagnoses 2015-17: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10th ed.
Oxford:Wiley Blackwell,2014
41.Wanda Walker Seaback.Nursing process:concepts and application.3rd ed.New York,
NY:Delmar,2013.
4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 of palliative are.
https://www.who.int/ cancer/palliative/defmitiort/en/.[2016-7-22].392
Q : 作业为主观题,如何提交和评分?
A :要求表述逻辑清晰,评分采用同学互评的形式,解析中会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Q : 讨论区的分数要如何取得?
A : 必须参与在“课堂交流区”由教师发起的主题讨论,系统才会统计得分,个人发帖不计入讨论区得分。
Q : 测试和作业如果错过截止时间,是否能够补做?
A : 可以补做,但不计入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