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可以概括为: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达成和思维养成。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使命报国的核心价值为导向,探究生产系统、生产计划体系、车间物流优化、库存管理与控制等核心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设计、实施与优化控制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学生要能够:了解并掌握制造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地位、作用和方法,掌握生产系统规划、生产计划执行、过程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典型的先进制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按照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每周一次3学时的课程,上课时间第1-16周,每周一上午9:50--12:15.
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研究选题模块。
1、基本目标达成(占总成绩的60%),包括:
平时成绩+课后作业+综合实验:占基本目标达成成绩的50%,平均每项占总成绩的10%,主要包括平时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及两次综合实验;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闭卷):占基本目标达成成绩的50%,占总成绩的30%。
2、创新能力达成(占总成绩的40%),包括:
选题报告:占创新能力达成成绩的20%
总结报告:占创新能力达成成绩的30%
结课答辩:占创新能力达成成绩的50%
通过学生完成研究课题模块的情况综合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个人成绩=小组成绩*贡献度系数*教师评价系数,贡献度系数按小组成员所占比例归一化处理后得到。
第一章 绪论
1-3 生产类型划分
1-1 生产和生产系统
1-2 生产管理
1-4 生产系统构成
课程导入
第二章 生产计划体系
2-3 主生产计划
2-1 生产计划体系框架
2-5 生产能力计划
2-4 物料需求计划
2-2 综合生产计划
第四章 库存管理
扩展专题-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
4-4 单周期模型-报童问题
4-1 库存管理概述
4-3 库存控制系统
4-2 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第三章 生产作业计划排序与控制
3-2 生产作业排序的基本规则
3-1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3-3 生产作业排序-2台及多台设备
3-4 生产作业控制
流水生产线平衡专题
S1-流水生产线平衡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