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流地位的世纪,对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呼唤使人们比以往时候都更加关注教育,期望培育出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
本课程通过总结有规律可循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方法,引入大量通俗易懂的创新实例,寓教于学,寓学于用,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激发读者潜在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三部分内容,共十讲内容。
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单元测验、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单元测验在每一讲结束后发布,由客观题组成。课堂讨论随课程内容发布,全部为主观题,欢迎同学们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亲身经历,踊跃参与。期末考试在全部内容结束后发布。
成绩占比为:
单元测验 30%
课堂讨论 40%
期末考试 30%
本课程共有十讲,每周开课一讲。每讲内容包括授课视频和课堂讨论,课程大纲如下:
· 第一讲 导论
· 第二讲 创造性思维
· 第三讲 思维障碍及其突破
· 第四讲 形象性思维和方向性思维
· 第五讲 创造原理及创造原则
· 第六讲 创新方法(一)
· 第七讲 创新方法(二)
· 第八讲 TRIZ法概述
· 第九讲 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 第十讲 物场模型与ARIZ算法
无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