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汉语技能教学法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8月31日 ~ 2025年01月03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1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汉语技能教学法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技能训练核心课程。在介绍汉语技能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教授留学生不同课型的能力。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可凝练为以下几句话:改变课程模式,创新教法、学法,融入课程思政,倡导多元评价。
汉语技能教学法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技能训练核心课程。在介绍汉语技能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教授留学生不同课型的能力。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可凝练为以下几句话:改变课程模式,创新教法、学法,融入课程思政,倡导多元评价。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

    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设定以下目标:

    1. 素质目标:认同国际中文教学的地位与使命,具备在汉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成为服务“中国-东盟”友好交流互鉴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2. 知识目标:熟悉东盟的中文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特点,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综合课和听说读写技能课教学的扎实基础。

    3.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东盟学生的学习困难,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培养自我反思、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主动对接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中文+”人才需求。


课程特色:

    1. 理念创新:面向东盟,在汉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

    重点培养学生面向东盟中小学学习者的课堂教学能力,从教学对象到教学设计与实践,从教学资源到教学研究,全环节服务东盟汉语学习需求。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训,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使学生具备在汉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与能力,在中国-东盟全面交流互鉴中发挥专业价值。

    2. 模式创新:构建“互联网+学+观+练+研”互动教学新模式

    以学生产出为导向,形成了“互联网+学+观+练+研”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课前自主学习,“知识变问题,师生线上双向互动”,培养问题意识;课中小组合作,“讲授变研习,师生线下双向互动”,培养思辨意识;课后提升学习,“终点变起点,双平台多元交互”,培养创新意识。

    3. 途径创新:创设“中外同堂,海外联动”多渠道、多时空实训新途径

    针对地方院校资源少、学生起点低导致的课本理论向教学实践产出难题,建设大量校本资源,通过“案例导读-教案写作-教学展示-反思研讨”全环节提升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利用中外学生同堂授课开展真实课堂模拟实训,连线东盟本土教师及汉语志愿者实时评价课堂、分享经验,形成多渠道、多时空实训特色。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了解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关联;2.了解培养语感与训练思维能力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3.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应用情况;4.了解教学方法的有效性;5.培养专业学习的基本素养。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语感培养
第二节 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第三节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的教学准备
课时目标:1.了解教师的教学准备内容及过程;2.了解备课的基本内容及形式;3.掌握教案的书写规范;4.了解教具的形式并掌握如何准备教具的要求。
第一节 备课要求
第二节 教案的设计和撰写
第三节 教案撰写实训
第四节 教案撰写要点及案例分析
综合课教学
课时目标:1.全面地了解国际中文综合课及相关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2.了解国际中文综合课教学的环节,并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3.掌握综合课常用的方法和技巧;4.理解并掌握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和课堂教学的区别,了解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理解并掌握常用训练方法;5.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
第一节 综合课的特点
第二节 综合课各环节教学技能
第三节 综合课教学实训
第四节 少儿汉语教学
第五节 少儿汉语教学实训
第六节 微课教学
第七节 微课教学实训
听力课教学
课时目标:1.理解聆听理解的本质及影响语言接收和解码速度的因索,了解听力的内涵;2.理解并掌握听力教学的目的,熟悉听力课的课型特点及训练重点;3.理解听力训练的原则;4.掌握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与技巧;5.培养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6.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7.树立学为人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第一节 听力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和难点
第二节 听力课教学实训
第三节 听力课教学要点及案例分析
口语课教学
课时目标:1.了解说话活动的本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思维的特点与培养、锻炼思维能力的途径,进而理解和掌握说话教学的目的;2.理解和掌握“交际性原则”及在说话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的途径;3.理解说话训练的重点,掌握口头表达的微技能,了解并掌握说话训练的难点及相应的教学策略;4.了解和掌握口语课的教学环节,明确口语课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常见形式和注意事项5.能够根据给定的教学材料设计并进行实际的教学演练;6.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7.树立学为人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第一节 口语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和难点
第二节 口语课教学要点及案例分析
第三节 初中高级口语课教学实录观摩与分析
第四节 口语课教学实训(初级)
第五节 口语课教学实训(中高级)
阅读课教学
课时目标:1.理解阅读理解的本质;2.理解并掌握阅读教学的目的;3.理解阅读训练的重点,掌握训练的基本方法;4.理解和掌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5.能够根据给定的教学材料设计并进行实际的教学演练;6.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7.树立学为人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重点
第二节 阅读课的教学思路和环节
第三节 阅读课教学要点及案例分析
第四节 阅读课教学实录观摩与分析
第五节 阅读课教学实训
写作课教学
课时目标:1.理解并掌握写作课的性质;2.了解并掌握写作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原则;3.理解并掌握写作课各阶段训练重点及相应方法;4.识记写作课四个教学环节的内容,掌握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方法;5.了解写作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理解并掌握常用训练方法;6.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7.树立学为人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第一节 写作课的重点和方法
第二节 写作课的教学环节和内容
第三节 写作课教学要点及案例分析
第四节 写作课教学实训(初中级)
第四节 写作课教学实训(高级)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完成《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现代汉语》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教材:《汉语技能教学法》,ISBN:9787561954263,杨惠元,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01绪论参考文献:

1.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第3版)(第一、二章),徐子亮、吴仁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3版)(第二章),周小兵,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本)(第四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19年。

4.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七章),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02教师的教学准备参考文献:

1.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第3版)(第五章),徐子亮、吴仁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3版)(第三章),周小兵,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本)(第二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19年。

4.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九章第一节),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03综合课教学参考文献:

1. 《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第一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第一到四章),张和生,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第3版)(第六章),徐子亮、吴仁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3版)(第九到十四章),周小兵,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本)(第八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19年。

4.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九章第二节),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5.《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李润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修订版)(第七章第一节),朱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7.《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思考》,李宇明,《世界汉语教学》2018年第3期。

9.《积极应对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带来的挑战》,李宇明,《语言生活皮书——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商务印书馆2019年。

10.《美国中文学习者低龄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建议》,惠天罡、刘梦影,《语言文字应用》2020年第2期。


04听力课教学参考文献:

1.《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第三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第五章),吴中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3.《怎样教外国人汉语》(第十二章),李珠、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述评》,刘颂浩,《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05口语课教学参考文献:

1.《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第二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第七章),吴中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3.《怎样教外国人汉语》(第十五章),李珠、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汉语口语课教学法》,蔡整莹,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刘晓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6.《任务型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李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3期。


06阅读课教学参考文献:

1.《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第四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第六章),吴中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3.《怎样教外国人汉语》(第十三章),李珠、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研究四十年》,刘颂浩,《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年第4期。

5.《图式理论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王尧美、张学广,《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07写作课教学参考文献:

1.《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第五章),赵金铭,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第八章),吴中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3.《怎样教外国人汉语》(第十四章),李珠、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罗青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述评》,罗青松,《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6.《对 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辛平,《汉语学习》2001年第4期。

显示全部
南宁师范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刘振平

刘振平

教授

董健

董健

讲师

易丽丽

易丽丽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