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夏商周考古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6月26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郑州大学《夏商周考古》课程是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夏商周阶段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该课程在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创办之初即已开设,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先后有李民、陈旭、张国硕等著名考古学者授课,名家辈出,积淀深厚,是考古学专业的特色优势课程。
郑州大学《夏商周考古》课程是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夏商周阶段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该课程在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创办之初即已开设,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先后有李民、陈旭、张国硕等著名考古学者授课,名家辈出,积淀深厚,是考古学专业的特色优势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夏商周考古》是考古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 以二里头文化、 二里 文化、殷墟文化、 周文化、两周列国文化的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主线,系统介绍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 以及 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带领学生从考古学物质遗存角度理解中国早期国家与文明的形成过程。课程同时 注重利用最新的考古 发现 成果 ,向学生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科前沿问题与相关研究,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步进入深度研究拓展思路和视野。

授课目标

本课程系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授课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掌握夏商周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考古发现,中原地区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年代和基本特征,以及中原地区与周边文化的基本联系;了解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历程、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和主要任务;理解并初步掌握以考古资料为主,综合运用文献及出土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成绩 要求

课程成绩是单元测评成绩(占30%)、单元作业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30%)、课件完成度(占20%)四项之和。课程成绩在60以上,85分以下的,为合格,85分及以上的为优秀。

课程大纲
概论
1.1 夏商周考古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2 夏商周考古的阶段划分与分期
1.3 夏商周考古简史
夏文化探索
2.1 夏王朝存在吗?
2.2 探讨夏文化的历程与途径
2.3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文化特征
2.4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 二里头文化的类型划分
2.6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与属性
2.7 二里头文化的房屋建筑
2.8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
2.9 二里头文化的生业经济
2.10 二里头文化的手工业
2.11 二里头文化的城址
2.12 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
2.13 新砦期遗存
2.14 早期夏文化的推定
2.15 夏代都城探寻
2.16 夏王朝的军事防御体系
2.17 岳石文化与东夷
商代前期文化
3.1 商文化的研究历程及阶段划分
3.2 郑州商城的布局与重要发现
3.3 偃师商城的发现与研究
3.4 小双桥遗址与“隞都”
3.5 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地方城址
3.6 二里岗文化的基本特征
3.7 二里岗文化的分布与类型
3.8 二里岗文化的宫室建筑
3.9 二里岗文化的墓葬
3.10 先商文化的推定
商代后期文化
4.1 洹北商城的发现与性质
4.2 殷墟发掘简史
4.3 殷墟遗址的布局
4.4 殷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5 晚商文化的地方聚落与墓地
4.6 殷墟文化的基本特征
4.7 殷墟的宫室建筑
4.8 晚商文化的墓葬
4.9 商代的生业经济
4.10 商代的手工业
两周文化
5.1 先周文化与周人的早期历史
5.2 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上)
5.3 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下)
5.4 王畿地区 丰镐与洛邑
5.5 王畿地区 周公庙遗址和杨家村遗址
5.6 西周文化的分期与基本特征(上)
5.7 西周文化的分期与基本特征(下)
5.8 天马—曲村晋国遗址
5.9 邢国、卫国和虢国的重要发现
5.10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5.11 滍阳岭应国墓地与叶家山曾国墓地
5.12 东周王城与文化特征
5.13 晋都新田的考古发现
5.14 郑韩故城的考古发现
5.15 晋国赵氏与赵国的相关考古发现
5.16 战国魏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5.17 中山国:灵寿城与中山王厝墓
5.18 楚都纪南城的考古发现
5.19 曾国与曾侯乙墓
5.20 东周燕国都城燕下都
5.21 秦都雍城的考古发现
5.22 齐都临淄的考古发现
5.23 吴越文化
5.24 巴蜀地区的青铜时代
5.25 云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
5.26 夏商时期北方地区的青铜文化
5.27 两周时期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
5.28 夏商时期的鄂尔多斯与晋陕高原地区
5.29 夏商时期的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
5.30 两周时期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
5.31 东周时期铁器与冶铁技术的兴起
5.32 东周时期的金属货币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学知识。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三代历史文献。

参考资料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夏商周考古学》,井中伟、王立新编著,科学出版社, 2020年。

《二里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4年。

《偃师二里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郑州商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郑州小双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

《偃师商城》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

《殷墟妇好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

《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洛阳中州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59年。

《甲骨学一百年》,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商文明》,张光直著,三联书店, 2013年。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邹衡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邹衡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

《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李伯谦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

《追迹三代》,孙庆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中国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刘莉、陈星灿著,三联书店, 2017年。

《夏商文化论集》,陈旭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李民、张国硕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张国硕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张国硕著,线装书局,2006年。

《先秦历史与考古研究》,张国硕著,科学出版社, 2016年。

郑州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张国硕

张国硕

教授

郜向平

郜向平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