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考古》是考古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 以二里头文化、 二里 岗 文化、殷墟文化、 两 周文化、两周列国文化的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主线,系统介绍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 以及 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带领学生从考古学物质遗存角度理解中国早期国家与文明的形成过程。课程同时 注重利用最新的考古 发现 成果 ,向学生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科前沿问题与相关研究,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 其 下一步进入深度研究拓展思路和视野。
本课程系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授课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掌握夏商周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考古发现,中原地区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年代和基本特征,以及中原地区与周边文化的基本联系;了解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历程、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和主要任务;理解并初步掌握以考古资料为主,综合运用文献及出土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课程成绩是单元测评成绩(占30%)、单元作业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30%)、课件完成度(占20%)四项之和。课程成绩在60以上,85分以下的,为合格,85分及以上的为优秀。
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学知识。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三代历史文献。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夏商周考古学》,井中伟、王立新编著,科学出版社, 2020年。
《二里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4年。
《偃师二里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郑州商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郑州小双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
《偃师商城》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
《殷墟妇好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
《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洛阳中州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59年。
《甲骨学一百年》,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商文明》,张光直著,三联书店, 2013年。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邹衡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邹衡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
《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李伯谦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
《追迹三代》,孙庆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中国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刘莉、陈星灿著,三联书店, 2017年。
《夏商文化论集》,陈旭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李民、张国硕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张国硕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张国硕著,线装书局,2006年。
《先秦历史与考古研究》,张国硕著,科学出版社,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