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揭秘大学信息差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7月24日
学时安排: 待定
进行至第21周,共22周 已有 1736 人参加
立即参加
spContent=《“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在线资源开放课程》立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教材为底本,坚持“四以”(以人为本、以学为先、以实为基、以用为教)的教改思路,突出“四性”(理论性、实践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四成”(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人、推动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的教学目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案例与视频教学,以线上课程为基点,通过教学平台数据的沉淀、统计与分析,构建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方式方法,打造具备我校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在线资源开放课程》立足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教材为底本,坚持“四以”(以人为本、以学为先、以实为基、以用为教)的教改思路,突出“四性”(理论性、实践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四成”(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人、推动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的教学目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案例与视频教学,以线上课程为基点,通过教学平台数据的沉淀、统计与分析,构建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方式方法,打造具备我校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职业院校各专业实现其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不可替代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适应于全院所有各专业一年级新生。

授课目标


配合专业教育,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培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绩 要求

课程总分为10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单元测试(占总成绩30%)。每个单元后有10道选择题供学生作答,每题10分,共计100分。学生可做答次2次,最终取最高分纳入成绩。

 单元测试的成绩为:各单元成绩平均值*30%。

2、看课程视频(占总成绩30%)。每个章节后有相关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

2、课程讨论(占总成绩30%)。在课堂交流区内回复的数量在10条以上可以获得满分。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1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100分,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占总成绩10%。


课程大纲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 。
1.1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2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3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课时目标: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2.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2.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2.3 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2.4高尚的人生追求
2.5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6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2.7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2.8 反对错误人生观
2.9 成就出彩人生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课时目标:了解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3.1 什么是理想信念
3.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3.3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3.4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3.5 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6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3.7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3.8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
4.1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2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4.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4 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4.5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4.6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4.7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4.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4.9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4.10 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5.1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5.3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5.4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5.5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5.6 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5.7扣好人生的扣子
5.8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课时目标:了解:道德的概念、本质、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提升个人品质。
6.1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6.2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6.3 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6.4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6.5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6.6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6.7遵守社会公德
6.8 恪守职业道德
6.9弘扬家庭美德
6.10 锤炼个人品德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课时目标: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
7.1 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7.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7.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7.4全面依法治国根本遵循
7.5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6 建设法治中国
7.7 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7.8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7.9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
7.10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7.11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7.12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思想道德与法治》,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6.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8.吴潜涛、李培超、王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3 位授课老师
苗桂先

苗桂先

副教授

崔琬茹

崔琬茹

讲师

王萍

王萍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