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课程以信息处理过程为主线,以典型案例为导引,强化实践训练。侧重于计算机学科中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重点应用来构建教学内容。教学各环节突出计算思维的基础思想和方法,通过场景式的教学导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积极思考。
课程注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开发技能,尤其提高移动应用的开发能力。在教学实践上,把体现计算思维特征和方法的知识内容分解、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课程以信息处理过程为主线,以典型案例为导引,强化实践训练。侧重于计算机学科中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重点应用来构建教学内容。教学各环节突出计算思维的基础思想和方法,通过场景式的教学导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积极思考。
课程注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开发技能,尤其提高移动应用的开发能力。在教学实践上,把体现计算思维特征和方法的知识内容分解、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基本概念;以图形化移动应用开发软件为载体,了解基本的程序结构和程序设计思想,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
使学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综合应用能力,加深对计算机理论概念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课程大作业等方式,初步养成“计算思维”,助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较好地利用计算机分析并解决问题,为将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分计算机基础和移动应用开发两部分。
计算机基础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思维、计算机系统、数制与编码、数据组织、算法基础、网络应用基础。
移动应用开发部分内容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介绍、数据结构、程序结构、过程与算法、数据持久化、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思维能力。
授课目标
使学生在理论上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基本处理算法、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原理等;在实践上,以图形化积木式编程软件AppInventor为载体,了解基本的程序结构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理解“计算思维”的基础思想,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相关概念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绩 要求
需完成每周发布的MOOC互评作业,按要求完成互评!
课程成绩比例:
期末卷面:50%;
移动应用开发大作业:
第1阶段6%+第2阶段20%作品演示及答辩(2人一组) ;
大学计算机基础平时12%:
实验报告4% + 单元测验4%(讨论4%)+在线期中测验4%
移动应用开发平时12%:
课内实验4%+MOOC互评实验8%
课程大纲
大学计算机-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理解信息处理流程;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掌握计算思维概念
1. 计算机及其发展
2. 信息处理
3. 计算机硬件构成
4. 计算机软件
5. 计算与计算思维
数制与编码
课时目标:熟练掌握各进制的相互转换;了解数字、字符、中文、多媒体等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 数制
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3. 字符编码
4. 多媒体信息
5. 文件压缩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掌握线性表、栈、队列等的相关操作;了解树与图的概念;了解文件的存储方式与数据库基本概念
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2. 线性表
3.栈与队列
4.树与图
5.文件有什么用
6.文件的存储与管理
7.数据管理技术基本概念
8.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的处理-算法
课时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简单的排序、查找等算法
1. 什么是算法
2. 算法的表示方法
3. 排序算法
4. 查找算法
5. 算法策略
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
课时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模型和TCP/IP协议相关概念;了解信息安全相关技术
1.网络简介
2.计算机网络概述
3.网络数据传输简介
4.网络模型和网络协议
5.因特网的应用
6.网络信息安全
了解Android与App Inventor
课时目标:熟悉开发平台界面;熟悉基本代码模块;简单程序调试运行
1.移动应用系统Android
2. 移动应用开发平台App Inventor
3.访问并注册 App Inventor 2 开发网站
4.初步了解 App Inventor 2 开发环境
App Inventor开发环境及开发过程(小机器人安安诞生记)
课时目标:了解如何设计自己的App;熟悉“按钮”组件、Screen组件、“音效”组件、“对话框”组件和“加速度传感器”等组件的基本属性;学会使用“逻辑设计”编辑器来定义组件行为;通过模拟器测试开发的App
1 安安诞生记 案例演示
2 安安诞生记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诞生记 行为逻辑设计
4 App Inventor开发体系结构(选读)
数据与运算(安安猜价格)
课时目标:学习“如果…则…”条件判断模块;掌握控制屏幕的布局
1 安安猜价格 案例演示
2 安安猜价格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猜价格 基本行为逻辑设计
4 数据表达和运算
5 语句和程序结构
6 加强版:机器人猜价格模式
绘图与简单交互应用(安安爱画画)
课时目标:掌握利用画布实现绘图功能;配合Ball控件和Clock控件实现动画;如何产生随机数;处理触摸和划屏行为;控制屏幕的布局;了解App Inventor程序设计机制
1 安安爱画画 案例演示
2 安安爱画画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爱画画 基本行为逻辑设计
4 安安爱画画 多个屏幕的切换
简单数据结构与程序结构(安安抓蝴蝶)
课时目标:掌握使用ImageSprite组件和Canvas组件显示图像精灵;检测点击精灵事件;使用Clock组件处理定时事件;使用Sound组件产生振动效果
1 安安抓蝴蝶 案例演示
2 安安抓蝴蝶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抓蝴蝶 基础行为逻辑设计
4 安安抓蝴蝶 游戏结果处理和改善
过程与算法(安安历险记)
课时目标:掌握使用多个ImageSprite组件处理多精灵;通过OrientationSensor方向传感器组件来控制精灵;精灵造型变换;通过Clock组件控制多个事件;用procedure来减少冗余代码
1 安安历险记 案例演示
2 安安历险记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历险记 老虎追安安
4 安安历险记 小球参战
5 过程 - 软件开发的核心要素
通讯模块和数据持久化(安安通讯助手)
课时目标:掌握用Texting组件发送和处理接收到的短消息;了解如何使用TinyDB数据库组件来持久化存储客户的消息;能利用Screen.Initialize事件来装置配置文件;利用LoacationSensor控件来获取当前位置信息
1 安安的通讯助手 案例展示
2 安安的通讯助手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的通讯助手 自动收发短信
4 持久化存储信息
数组、循环与递归(安安爱弹琴)
课时目标:掌握使用单个Sound组件来播放不同的声音文件;使用Clock组件测量时序;创建递归过程procedure
1 安安爱弹琴 案例演示
2 安安爱弹琴 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爱弹琴 行为逻辑设计
4 有关递归
扩展--安安爱成语
1 安安爱成语 案例展示
2 安安爱成语 单机版的界面和组件设计
3 安安爱成语 单机版的逻辑和行为实现
4 安安爱成语 开启蓝牙双机对战模式
期末大作业
1 课程大作业要求
2 历年优秀作品介绍
3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介绍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零起点,会简单使用计算机。如果有过编程相关经历,会觉得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资料
(1) 《大学计算机》,钟晴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 《App Inventor - 零基础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吴明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
常见问题
Q:我没编程基础,真的能学么?
A:肯定能学。本课程内容已经在线下教授过很多轮次,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大学生,他们都能从中获取所需并发现乐趣,最终能开发出不错的作品来。不要怀疑自己,只要你肯投入!
Q:我需要特殊版本的计算机吗?
A:任何计算机都可以用于App Inventor开发,包括但不限于各个版本的MS Windows、各个版本的Mac OS X、各种发行版本的Linux。关键是要能上网(相信大家能上MOOC应该就能上网的)。
Q:我需要特殊版本的手机吗?
A:需要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所以苹果手机、Winphone手机或是老式的功能手机(非智能机)是不行的。但Android手机没有太大的版本限制,主流的都行。
Q:我需要安装特定的软件才能做这门课的作业吗?
A:App Inventor是基于浏览器,网页模式开发的。如果纯粹开发在PC上是无需安装任何特殊软件的,但开发过程中的调试需要用到配套的PC上的模拟器软件或者安装在Android手机上的伴侣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