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主要研究和解决各类建筑内部工作、居住、生产和科学试验所要求的空气环境。通过课程学习可掌握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基本形式及工作原理、设备选型、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系统运行管理常识等基本理论知识。 学员在树立节能责任意识和培养科学创新能力的同时,可获得对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初步技能,为进一步研究性学习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1.知识目标:掌握空调负荷、系统形式、设备选型、设计方法及运行管理知识,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和规程,了解空调工程发展趋势及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
2.能力目标:培养空调设计、运行管理、利用实验手段研究和分析工程问题的初步技能,培养不断拓展知识并跟踪适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
3.素养目标:培养节能低碳的责任和意识、勤于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4.价值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培养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课程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50%)、期末笔试(40%)、实验成绩(1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前、课内、课后的视频学习、作业、讨论、测试和考勤等评定。期末集中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辨析纠错题和计算作图题等。实验成绩主要结合实验考勤、表现和实验报告质量评定。
第一章 绪论
1-1 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2 建筑设备与暖通空调
1-3 空气调节的应用
第二章 湿空气的焓湿学基础
2-1 湿空气的焓湿图
2-2 湿空气状态参数
课程思政专题讨论1
第三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的确定
3-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3-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3-3 得热量与冷负荷
3-4 围护结构负荷计算方法
3-5 空调区冷负荷的计算
3-6 空调区热负荷计算
3-7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
3-8 新风量的确定和风量平衡
第四章 空气处理及设备
4-4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4-5 空气的净化处理设备
课程思政专题讨论2
4-1 空气热湿处理原理
4-2 空气净化处理原理
4-3 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
第五章 空调系统(1)
5-1 空调系统的分类
5-2 全空气系统
5-3 水-空气系统
5-4 分散式空调系统
课程思政专题讨论3
第六章 空调系统(2)
6-1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
6-2 空气—水辐射板空调系统
6-3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6-4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
6-5 热泵空调系统
6-6 蓄冷(热)空调系统
6-7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6-8 净化空调系统
6-9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6-10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第七章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
7-1 空调区的气流分布方式
7-2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7-3 空调区气流组织的计算及气流性能评价
7-4空调风管系统的设计
课程思政专题讨论4
第八章 空调水系统
8-1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形式
8-2 空调水系统的分区及定压
8-3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设计
8-4 空调冷却水系统
8-5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8-6 空调冷凝水系统
第九章 空调系统运行调节与测试调整
9-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9-2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9-3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9-4 空调系统的测试与调整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节能、检测与监控
10-1 空调系统的节能
10-2 空调检测与监控
课程思政专题讨论5
第十一章 关于空调的补充视频
关于空调的补充视频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及实验设备
《空气调节》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课程思政专题讨论6
# 02班“空调课程设计”【赵老师班】
02班空调课程设计
01阶段课设互自评
02阶段课设互自评
03阶段课设互自评
#01班“空调课程设计”【付老师班】
空调课程设计
第一阶段课程设计
第二阶段课程设计
第三阶段课程设计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1.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年出版。
2.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年出版。
3.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4.杨昌智等:《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5.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6.田玉卓、闫全英、赵秉文主编:《供热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7.区正源主编:《实用中央空调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8.(美)罗杰.海因斯主编:《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手册》,200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