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在省一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坚持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从微生物的不同类群的形态结构、营养和代谢生长、遗传变异和育种几个模块,讲授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课程资源丰富,通过学生讨论模式,培养学生应用微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能力。
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核心理论知识,了解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领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了解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及微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
1、平时(50%)
(1)课堂表现(5%)
考勤,请假1次扣2分,迟到1次扣2分,旷课1次扣5分
上课表现,主动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2/次,上课表现不良情况-2/次
(2)线上学习(25%)
线上观看视频,参与讨论互动次数,参与话题讨论情况,完成在线测试,根据在线测试成绩统计得分。
观看视频:按时完成线上视频学习。
单元测验:线上课程一共有5章的测验,每次测验包括至少5-10道客观题,由平台自动判分。每次测验需要在30-60分钟内完成,可提交两次,有效的分取最高分值。
课堂讨论: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获取满分需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5条以上。
(3)实验(20%)
实验成绩:为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分。
评价标准
(1)实验预习、准备情况;预习报告的完成情况;
(2)实验态度、桌面卫生、仪器试剂整理情况;
(3)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4)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情况,原理、步骤是否撰写清晰;
(5)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6)能否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
2、期末考试(50%)
期末线下考试。有详细的评分要求。
微生物学课程简介
微生物学课程简介
绪论
0.1 微生物与人类
0.2 微生物学发展史
0.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0.4 微生物学与人类健康及国民经济——沈寅初院士
课堂讨论1
课堂讨论2
课堂讨论3
绪论测验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2 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
1.3 肽聚糖
1.4 革兰氏染色
1.7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糖被
1.8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鞭毛
1.9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芽孢
1.10 细菌的繁殖方式
1.11 细菌的群体形态
1.13 放线菌的概念及形态结构
1.14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课堂讨论1
课堂讨论2
课堂讨论3
细菌部分知识点测验
放线菌部分知识点测验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群体特征
2.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2.3 酵母菌的生活史
2.4 霉菌的概念、基本形态及群体特征
2.7 霉菌的无性孢子
2.9 霉菌的生活史
2.10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的繁殖方式
课堂讨论1
霉菌部分知识点测验
酵母菌部分知识点测验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3.1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成分
3.2 病毒的分类与繁殖
3.3 亚病毒因子
3.4 病毒与实践
课堂讨论1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部分知识点测验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4.1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4.2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
4.3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
4.4 选用、设计培养基的四个原则(1)和(2)
4.5 选用、设计培养基的四个原则(3)
4.6 选用、设计培养基的原则(4)和四个方法
4.7 培养基的种类——从对成分的了解和外观的物理形态作分类
4.8 培养基的种类——从对微生物的功能作分类
课堂讨论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部分知识点测验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1. 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著,高教出版社,2020年4月,第四版(该书第一版是全国优秀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多媒体课件》,汪琨、钟卫鸿等,高教出版社,2022年12月,第三版。
本课程组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学教程多媒体课件》与之配套。
2. 参考书:
【1】《微生物学》,沈萍,高教出版社,2008年,彩版。
【2】《微生物学》,沈萍、陈向东,高教出版社,2016年,第八版。
【3】《工业微生物学》,岑沛霖,蔡谨,化工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
【4】《微生物学》,诸葛健、李华钟,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5】《Prescott微生物学》,Willey, Sherwood, Woolverton,高教出版社,2016年,第十版(影印版)。
【6】《微生物学》,Prescott、Harley、Klein Hans,高教出版社,2002年,第5版(影印版) 。
【7】《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Jacquelyn G Black[美]著,蔡谨主译,化工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8】《微生物学》,J.Nicklin. K.Graeme-cook.T.Paget And R.Killington ,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影印版)。
3. 教学网站:
【1】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633.html)
【2】丁香园-微生物学技术讨论版(https://www.dxy.cn/bbs/index.html)
【3】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https://www.micronet.cn/chinese/chinese.html)
【4】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微生物学网站(https://www.slic2.wsu.edu:82/hurlbert/micro10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