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手机摄影艺术》为国家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开设以来学习者超过6万。本课程为面向非摄影专业学生的公选课,旨在通过线下线上教学帮助大家掌握技能、激发艺术创造力,更好地用手机摄影抒发情感、赞美生活、记录时代。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手机照相机原理、摄影技巧、手机摄影创作等。
《手机摄影艺术》为国家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开设以来学习者超过6万。本课程为面向非摄影专业学生的公选课,旨在通过线下线上教学帮助大家掌握技能、激发艺术创造力,更好地用手机摄影抒发情感、赞美生活、记录时代。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手机照相机原理、摄影技巧、手机摄影创作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手机摄影艺术》为国家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开设以来学习者超过6万。本课程面向非摄影专业大学生及社会人士,旨在通过线上教学帮助大家掌握技能、激发艺术创造力,更好地用手机摄影抒发情感、赞美生活、记录时代。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手机照相机原理、摄影技巧、摄影构图及手机APP修图等。
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摄影观看能力、摄影语言表达能力和以摄影的方式认识、阐释世界的能力。通过对手机摄影特性解读,使学生理解其在现代生活和信息传播中价值意义;通过对手机照相机基本知识技术讲解,使学生掌握手机照相机的原理和操作技巧;通过分析照片的影调色调控制、摄影构图与各种类别的手机摄影创作,使学生掌握手机摄影创作要领。
摄影是承载历史、记录现实的重要手段,课程坚持政治导向要求,融入美育和思政教育理念。通过立足中国国情、体现浙江特色的资源挖掘,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通过创作指导,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摄影实践,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记录生活,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的综合方式学习。共32个学时,开课时间为16周。本课程设置了完整的教学体系,结合手机摄影技术与创作前沿,通过视频讲授和示范,由浅入深,帮助学习者了解手机摄影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创作理念,坚持在保证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适应普通学习者的基础和诉求。内容主要包括手机照相机原理、摄影技巧、构图、手机APP修图等。
课程充分运用网课平台和网络社交工具,通过“线上教学——线下实训——线下辅导——线上交流”几个环节,保持师生间的线上互动,实现即时拍摄、即时指导、线上知识传授与线下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将美育和思政教育融入潜移默化的教学中。
成绩 要求
评分标准与方法
课程中将安排2个实验作为平时作业,具体内容根据学生对手机摄影艺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设计;考试采用作品形式、
作业、考试作品从主题表达、艺术感染力、作品质量3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评分点包括主题把握、作品标题,思想内涵,艺术观念,创意构思,审美情趣,信息量;作品形式感,摄制技巧,瞬间把握,光影构成,试觉表达;拍摄难度,技术纯熟度,制作精度等。
考试成绩60%,平时作业15%,线上视频学习20%,网上交流5%。
课程大纲
绪 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手机摄影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方法,并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旨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手机摄影艺术的内涵特点,帮助学生对教材形成较系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理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手机摄影艺术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2课时,要求理解。
一、摄影及其特性
1.摄影术的诞生
2.一种划时代的传播手段
3.照相机——记录时间的机器
二、迎向未来的手机摄影
1.时代的召唤
2.手机摄影扮演的角色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手机摄影
三、手机摄影艺术课程的教与学
1.课程简介
2.教学目标与方法
3.课程思政
手机照相机
课时目标: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本章分手机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手机摄像头的参数与功能两个部分,通过手机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参数功能的分析,让学生从原理上了解手机照相机、理解手机摄影艺术“艺科融合”特点。4课时,要求熟练掌握,为教学重点。
第一节 手机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一、手机摄像头与图像传感器
1.手机摄像头
2.图像传感器
二、闪光灯、显示屏、处理器、存储器
1.闪光灯
2.显示屏
3.处理器
4.存储器
第二节 手机摄像头的参数与功能
一、手机摄像头的参数
1.手机摄像头的焦距
2.光圈数
二、手机摄像头的功能
1.变焦
2.多摄像头
3.防抖
手机摄影技巧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手机摄影技巧,正式进入手机摄像头使用学习,从手机摄影的界面与基本操作、参数与模式设置、专业摄影模式、更多手机摄影模式4个方面介绍手机照相机的操作,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手机照相机的拍摄技能。8课时,要求掌握,为教学重点。
第一节 手机的摄影界面与基本操作
一、拍照界面与基本操作
1.手机的拍照界面
2.后置摄像头拍照
3.动态照片拍摄
4.照片连拍
二、使用人像模式拍照
1.人像模式
2.前置摄像头人像摄影
三、使用夜景、大光圈模式拍照
1.夜景模式
2.大光圈模式
四、录像
1.拍摄视频
2.大光圈录像
第二节 参数与模式设置
一、照片拍摄设置
1.照片比例
2.声控拍照
3.笑脸抓拍
二、视频拍摄设置
1.视频分辨率
2.视频帧率
三、通用设置
1.参考线、水平仪与自拍镜像
2.定时拍摄、拍摄静音、悬浮快门键
3.自动添加水印、记录地理位置信息
4.拍摄静音
5.悬浮快门键
第三节 专业摄影模式
一、测光模式与曝光补偿
1.测光模式
2.ISO
3.曝光补偿
二、快门速度与光圈数
1.快门的作用
2.果冻效应
三、对焦模式、白平衡(教学难点)
1.对焦模式
2.白平衡WB
四、图像格式
1.RAW
2.JPG
第四节 更多手机摄影模式
一、HDR、流光快门
1.动态范围与高动态范围HDR
2.流光快门
二、全景摄影、文档矫正
1.全景摄影
2.文档矫正
三、延时摄影、慢动作录像
1.延时摄影
2.慢动作录像
3.双屏录像
照片的影调与色调控制
课时目标:“照片的影调与色调”是摄影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我们看到照片上可供识别的影像,本质上是照片上影调和色调的变化和差异构成的。所以,只有深刻理解照片的影调与色调,才能真正走入摄影之门。8课时,要求理解。
第一节 照片的影调控制(教学难点)
一、影调及其分类
1.影调
2.基调与影调分类
二、高调与低调
1.高调
2.低调
三、硬调、柔调与中间调
1.硬调
2.柔调
3.中间调
四、局部影调与剪影
1.亮部
2.暗部
3.灰部
4.高光
5.暗斑
6.剪影
第二节 照片的色调控制
一、色调和基调
1.色调
2.光的三原色
3.色彩三要素
4.摄影色调的基调
5.色彩的象征意义
二、冷调、暖调与正常调
1.冷调
2.暖调
3.正常调
三、艳调与雅调
1.艳调
2.雅调
摄影构图
课时目标:摄影构图是主题表达与画面形式有机统一的过程。是摄影者为实现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针对摄影对象的客观情况,根据主观表达和摄影作品形式表现的需要,依据摄影造型的基本规律,对摄影画面的整体效果及其造型元素进行处理、安排、布局的过程。摄影构图也是一种摄影的观看与思维方式。本章介绍摄影构图的概念、摄影画面的关系处理等知识。8课时,要求理解。
第一节 摄影画面的构成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教学难点)
1.基本概念
2.瞬间的艺术
3.镜头感
4.减法艺术
二、主体、陪体与环境
1.被摄主体
2.陪体
3.环境
三、决定性瞬间与动感、动态的表现(教学难点)
1.决定性瞬间
2.记录动感
3.凝固动态
4.快门速度在摄影造型中的运用
第二节 摄影画面的关系处理
一、主与次
1.主与次的关系
2.如何处理主次关系
二、对比与和谐
1.对比与和谐的关系
2.对比关系的构成
3.和谐关系的构成
三、对称与均衡
1.对称构图
2.均衡构图
四、变化与统一
1.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2.变化
3.统一
4.节奏与韵律
第三节 摄影画面的框取
一、趣味中心
1.趣味中心及其意义
2.趣味中心与视觉中心
二、简洁与空白
1.简洁
2.空白
三、摄影画面剪裁
1.二次构图
2.摄影画面剪裁的作用
四、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1.封闭式构图
2.开放式构图
第四节 机位与景别
一、拍摄机位选择
1.拍摄机位选择的意义
2.拍摄距离与视角的选择
3.拍摄角度的选择
4.拍摄视点的选择
5.照片的透视感
二、垂直方向的机位调整
1.平摄
2.仰摄
3.俯摄
三、水平方向的机位调整
1.正面拍摄
2.侧面拍摄
3.背面拍摄
四、摄影画面的景别
1.景别
2.远景
3.全景
4.中景
5.近景
6.特写
第五节 摄影画面的构成元素与布局
一、摄影画面的构成元素
1.构成摄影画面的主要元素
2.点
3.线
4.面与形
5.质感
二、摄影画面的布局
1.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2.直线构图
3.曲线构图
用手机处理照片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手机照片处理软件及其应用、操作技巧。2课时,要求掌握。
第一节 手机自带拍照软件
一、用安卓手机自带拍照软件进行剪辑
1.功能介绍
2.剪辑技巧
二、用苹果手机自带拍照软件进行剪辑
1.功能介绍
2.剪辑技巧
第二节 第三方剪辑软件
一、Snapseed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二、Hipstamatic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三、645pro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四、TinType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五、Clone Camera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六、NOMO CAM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七、Motionleap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八、Focos
1.软件介绍
2.剪辑技巧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