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淮海红色文化概论是一门颇具社会主义中国大学教育的公共选修课,面对我校所有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加强江苏省特色课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中国的红色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加强地方性知识、革命知识、红色知识的宣传教育,将我党的“不忘初心”教育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三重目标。 该课的开设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是毛邓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补充与思政教学的一种创新。
《淮海红色文化概论是一门颇具社会主义中国大学教育的公共选修课,面对我校所有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加强江苏省特色课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中国的红色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加强地方性知识、革命知识、红色知识的宣传教育,将我党的“不忘初心”教育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三重目标。 该课的开设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是毛邓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补充与思政教学的一种创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大学教育首重思想品德的培育,本课程为学校内开放课程,是本科生需要学习的思想教育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
该课程的主题即是“淮海红色文化”,既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又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红色革命文化。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我校学生提供淮海红色文化方面基础知识的传授,开拓地方知识,特别是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大学生队伍,落实我党“不忘初心”的号召,为当代社会输送出德才兼备之才。
这门课中的特色与亮点颇多,例如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一“沂蒙红嫂文化”,再如,淮海战役中的“秘密战”等等。
成绩 要求
成绩的总体要求为百分制下的70分以上。
成绩的构成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作业两次;一部分为活跃度,具体为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次数。
课程大纲
淮海红色文化导论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淮海红色文化的概念、物态化的淮海红色文化(淮海红色文化的分布与类型)、淮海红色文化的特色,由此对淮海红色文化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1.1 淮海红色文化的概念
1.2 淮海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1.3 淮海红色文化的特色
淮海战役全貌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淮海战役的设想、背景、准备与进程,由此对淮海战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尤其是淮海战役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理性认识。
2.1淮海战役的设想
2.2淮海战役战前背景
2.3淮海战役战争准备
2.4淮海战役进程
碾庄战役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碾庄战役的概括、战役态势、战役进程、失败原因、黄百韬的“三不解”、战役的意义,由此对碾庄战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尤其是黄百韬对战役的困惑及其国民党指挥的混乱。
3.1 碾庄战役的概括
3.2 战役态势
3.3 战役进程
3.4 失败原因
3.5 黄百韬的“三不解”
3.6 战役的意义
双堆集战役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堆集战役的背景、进程、意义、胜利原因,由此对双堆集战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尤其是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的联合作战对于战役胜利的重要所在。
4.1 双堆集战役的背景
4.2 战役进程
4.3 战役的意义
4.4 胜利原因
陈官庄战役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陈官庄战役的背景、进程、战果、敌方失败原因,由此对陈官庄战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整个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之间的逻辑关系。
5.1 陈官庄战役的背景
5.2 战役进程
5.3 辉煌战果
5.4 敌方失败的原因
淮海战役秘密战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淮海战役秘密战的概括、红色特工、徐州民盟的秘密战、秘密战的重大历史作用,由此对淮海战役秘密战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明暗两条战线的密切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形成对淮海战役的整体认识。
6.1淮海战役秘密战概括
6.2 红色特工
6.3 徐州民盟
6.4 秘密战的特殊性与重大作用
淮海战役的重大影响与胜利原因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淮海战役的国内外重大影响,深刻了解淮海战役胜利的缘由所在,由此对淮海战役秘密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的伟大威力以及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指导作用。
7.1淮海战役胜利的国内影响
7.2 淮海战役胜利的国际影响
7.3 淮海战役胜利的五大基本要素
淮海战役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淮海战役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所在,由此从精神层面对淮海战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以少胜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革命精神教育。
8.1 听党指挥、团结协作的政治觉悟
8.2 敢于决战、以少胜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8.3 勇于牺牲、英勇顽强的作战风格
8.4 作风优良、军民一体的人民战争精神
8.5 淮海战役精神的时代价值
孟良崮战役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孟良崮战役的概况与形势、战役经过、战役结局、战役意义、胜利原因,由此对孟良崮战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这场战役的经典中经典。
9.1 孟良崮战役的概况与形势
9.2 战役经过
9.3 战役结局
9.4 胜利原因
9.5 战役意义
苏北红色文化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苏北红色文化中的根据地建设、风云人物、著名战役,由此对苏北红色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苏北根据地建设、巩固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区域特色。
10.1 苏北根据地
10.2 风云人物
10.3 著名战役
沂蒙红色文化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沂蒙红色文化中的红色教育、报刊、政府、战斗故事以及颇具特色的沂蒙红嫂,由此对沂蒙红色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红色“小延安”的沂蒙根据地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红嫂群体。
11.1 沂蒙红色教育
11.2 红色报刊与政府
11.3 沂蒙红嫂
11.4 红色战斗故事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文化
课时目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淮海战役支前文化中的概况、组织、宣传、教育以及其重大意义,由此对支前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尤其是使学生认识到群众工作以及人民战争的重大作用与历史意义。
12.1 支前工作概貌
12.2 支前组织
12.3 支前宣传
12.4 支前教育
12.5 支前工作的重大意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