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识必修课,以理论教学为主,一般为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开设。该课程着重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国情,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领会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培养学生珍惜历史、尊重历史的意识,从中感悟历史的魅力,汲取历史的智慧。
按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1. 完成全部视频学习和布置的学习任务;
2. 平时成绩占70%,其中单元测验40%、单元作业20%、讨论10%;期末考试占30%;
3. 积极参与课程的各项讨论,对课程有特殊贡献者,将获得5-10分的加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主讲人:王明前)
第一章测验
1、中国半殖民地进程的加深(一)
2、中国半殖民地进程的加深(二)
3、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4、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主讲人:董兴艳)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辛亥革命的失败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第三章测验
无
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修订版。
教学参考书:
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2.《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下册),李君如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2016年,中央党史出版社。
4. 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2012年,高教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5.《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武月星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赖肖尔,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