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旅游学概论》是学习旅游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旅游管理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旅游学概论》是学习旅游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旅游管理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专业理论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考试除要突出其理论性强的特征外,也要考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既从专业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应覆盖课程全部,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组织、旅游的影响等。
授课目标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和会展方向)核心课程之一,是旅游学科的入门课程。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教学目的是使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体系,掌握旅游活动基本规律,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大要素的基本内容;掌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成绩 要求
本课程60分以上可获得合格证书,85-100分可获得优秀证书。
评分标准:
1. 单元测验:客观题,占20%;
2. 单元作业:主观题,占20%。
3. 课程讨论:占20%。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中课堂交流区板块发表的有效帖子(含主贴和回帖)的数量给予评分,课程讨论获得满分(20分)的同学发表的有效帖子不少于20个;
4. 期末考试,占40%
课程大纲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即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3 现代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活动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定义的类型,能对旅游定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并掌握“艾斯特” 定义,掌握旅游的概念,了解旅游活动的划分标准,理解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了解旅游现象的表现,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理解并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及具体表现。
2.1 旅游活动的概念
2.2 旅游活动的要素和特征
2.3 旅游活动的类型
2.4 旅游活动的性质
2.5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者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学习,通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3.1 旅游者的界定
3.2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3.3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3.4 旅游者的分类
旅游资源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4.1 认识旅游资源
4.2 旅游资源的开发
4.3 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业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旅游业的构成、性质和基本特点,了解旅行社、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的分类及发展现状,理解并掌握旅行社、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的特点、作用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特点,了解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
5.1 认识旅游业
5.2 旅行社
5.3 住宿业与饭店
旅游组织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家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及其必要性和手段,了解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形式,理解各国国家旅游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掌握我国旅游组织的性质、类型和作用,了解国际旅游组织的一些基本知识。
6.1 国家旅游组织
6.2 我国的旅游组织
6.3 国际旅游组织
旅游市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市场概念及其研究的重要性,理解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及标准,理解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及客源的分布格局,了解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理解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和特征,理解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特点。
7.1 认识旅游市场
7.2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概况
7.3 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
7.4 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
7.5 我国旅游业的出境旅游市场
旅游的影响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掌握旅游促进接待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理解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8.1 旅游的经济影响
8.2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8.3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8.4 旅游的环境影响
8.5 可持续旅游发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查尔斯·R·格德纳等.《旅游学(第12版)》,李天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彭顺生.世界旅游发展史.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环球网.激荡四十年·中国旅游业进化史(2018.8.27)
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