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聘请英国专家教授联合授课,授课对象为汽车学院学术型研究生。本课程侧重原理,内容密切结合汽车工程实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动态观点去看待汽车工程系统;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转换和反馈等方面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并能结合工程实际,机械设计优化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具体是开发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机械设计优化能力:
(1)典型优化设计问题的临界评价点,
(2)非线性规划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3)对优化结果的理解(重点是与工程建模中的数值分析相关的优化技术)
对完成该课程的具体要求是:
(1)知识与理解:能够批判性地理解和评价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在汽车工程系统设计中能够准确的选择、实施和评估一系列合适的优化技术;
(2)学科专业技能:能够制定并解决与汽车工程设计相关的优化问题;
(3)个人技能升华:能够整理和管理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技能和复杂的系统解题策略, 引导研究生建立工程技术思想,提高工科学生工程技术基本素养。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第一章:典型工程优化设计的案例 (4课时)
工程优化设计的概念
第二章:一维优化方法(4课时)
一维优化的基本概念
一维优化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第三章:多维无约束优化方法 (4课时)
多维无约束优化的基本概念
多维无约束优化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第四章:条件约束优化方法(4课时)
条件约束优化的基本概念
条件约束优化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第五章:遗传算法 (4课时)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遗传算法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第六章:粒子群优化算法(4课时)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概念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第七章:多目标优化方法 (4课时)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基本概念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第八章:多学科优化方法 (4课时)
多学科优化方法的基本概念
多学科优化方法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系统优化案例
高等数学 复变函数 C语言等
1、钱学森,宋健著,《工程控制论》,科学出版社,2014年。
2、金恩科,尼尔森著,《汽车控制系统:发动机、传动系和整车控制》(翻译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胡寿松著,《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科学出版社,2013年。
4、RICHARD CD, ROBERT H B. Modern control system. Eleventh Edi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5、杨叔子,杨克冲 等著,《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