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环境生态学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5日 ~ 2025年07月31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22周,共23周 已有 55 人参加
立即参加
spContent=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研究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研究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环境生态学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侧重研究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变化效应、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并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主要讲解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的基础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掌握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

授课目标

①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②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③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④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求真务实、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科研和工作精神;引导学生不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者。

成绩 要求


1.线上课程要求完成全部视频的学习、每一章的测验题目和布置的作业,线下课程要求按时出勤并积极参加课堂学习和讨论。

2.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占60%。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3.平时成绩评定形式包括课堂表现(20%)、课堂测试(10%)和课后作业(10%)三部分。

4.结课后的考试采取线下闭卷形式。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2、掌握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3、了解环境生态学学科的发展过程。
1.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和发展
1.2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与学科任务
1.3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生物与环境
课时目标:1、掌握环境、环境因子、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概念;2、重点掌握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3、掌握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2.1 环境与生态因子基本概念
2.2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上)
2.3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下)
2.4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上)
2.5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下)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课时目标:1、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2、掌握种群、群落的基本概念;3、重点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增长模型;4、掌握种内与种间关系;5、掌握种群生活史对策;6、掌握群落的基本特征及演替规律。
3.1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3.2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3.3 种群生活史
3.4 种内与种间关系
3.5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
生态系统生态学
课时目标: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的四大功能;3、掌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4、了解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特点。
4.1 生态系统的结构
4.2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4.3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
生态系统服务
课时目标:1、掌握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2、掌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1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
5.3 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
5.4 全球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课时目标:1、掌握污染物、生态监测等基本概念;2、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毒害过程及其迁移转化途径;3、了解典型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及其评价方法;4、掌握生态监测的内容;5、了解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
6.1 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6.2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6.3 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
6.4 生态监测与评价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课时目标:1、掌握干扰的定义及其生态学意义;2、掌握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3、重点掌握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及其常用技术方法;4、掌握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典型案例。
7.1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
7.2 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7.3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
7.4 典型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7.5 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管理
课时目标:1、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及其内涵;2、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技术;3、了解生态规划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内容。
8.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8.2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及途经
8.3 生态规划
海洋生态学概述
课时目标:1、了解海洋环境特点;2、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类型、食物链、生物生产、物质循环等基本特征;3、了解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特征。
10.1 海洋环境
10.2 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
10.3 海洋非生物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10.4 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0.5 海洋初级生产力
10.6 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
10.7 碳循环和海洋生物泵
10.8 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环境政策与计划、环境学概论、无机与分析化学等。

参考资料

(1)课程指定使用教材:

盛连喜 主编.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ISBN:9787040537840。


(2)课程参考阅读教材及书目:

   1、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Mark B. Bush著,刘雪华译. 生态学: 关于变化中的地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C J, Krebs,  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科学出版社,2003。

  4、国内各高校国家精品课程配套版本的《环境生态学》教材中选一。

天津科技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阎波

阎波

副教授

张翠霞

张翠霞

讲师

赵兴贵

赵兴贵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