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暑期强化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与控制(微专业)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3日 ~ 2024年12月13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6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通过梳理和总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机制、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慢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预防策略和措施,重点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与控制项目,慢性病管理模式实践、高危人群管理试点与模式探讨,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推广项目等,逐步培养非预防专业学生树立“大健康”和“预防为主”的观念,为在实践工作中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课程通过梳理和总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机制、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慢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预防策略和措施,重点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与控制项目,慢性病管理模式实践、高危人群管理试点与模式探讨,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推广项目等,逐步培养非预防专业学生树立“大健康”和“预防为主”的观念,为在实践工作中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梳理和总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机制、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慢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预防策略和措施,重点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与控制项目,慢性病管理模式实践、高危人群管理试点与模式探讨,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推广项目等,逐步培养非预防专业学生树立“大健康”和“预防为主”的观念,为在实践工作中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为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微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属于疾病防控模块。该课程结合在疾病预防领域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工作机制、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较好梳理和总结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机制、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同时加入最新慢性病防控进展、相关理论与指导框架。全部授课内容采用网络慕课,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背景,严谨设计授课内容和方式,既要保证专业性、完整性、系统性,又注意趣味性、可读性、互动性,吸引学生兴趣同时实现教学目的。

创新点:通过案例教学改变 “填鸭式”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互动交往;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探索新知的主动意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同时注重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慢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主要慢性病预防策略和措施,重点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与控制项目,高危人群管理试点与模式探讨;难点是慢性病管理模式实践、慢性病干预评价技术应用研究,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推广项目等。

成绩 要求

平时成绩占10%;章节测试占50%;期末考试占40%

课程大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概论
课时目标:本章拟总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性特征,介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状况、主要危险因素及疾病负担,理解主要防治策略和措施。
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及疾病负担概况
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险因素
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策略和措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与调查
课时目标:本章拟结合国内外疾病监测既往发展历程,引出疾病监测相关概念,介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慢性病中应用,结合我们国家设计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和评价政策介绍生命登记与死因监测;结合我国慢性病监测的信息平台系统介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监测。
2.1疾病监测概述
2.2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慢性病中应用
2.3生命登记与死因监测
2.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监测
行为生活方式干预
课时目标:本章首先通过简易视频动画介绍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涵义;利用问卷星设计手机膳食频率问卷引出平衡膳食重要意义;组织学生完成体力活动准备问卷强化身体活动干预重要性主题;采用图文案例、视频动画,加深学生对烟草控制必要性的认识;采用多样化科普形式,强化现存法律法规对酗酒惩戒措施。
3.1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3.2平衡膳食
3.3身体活动干预
3.4烟草控制
3.5限制酒精摄入
3.6减盐、减油、减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
课时目标:本章通过经典文献案例逐一介绍高血压、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的防控与管理
4.1高血压的防控与管理
4.2 2型糖尿病的防控与管理
4.3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控与管理
4.4脑卒中的防控与管理
4.5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控与管理
4.6恶性肿瘤的防控与管理
糖尿病预防与控制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介绍糖尿病概念、特点、分类,采用直观统计图表数字化展示流行特征,结合我们生活社区中开展糖尿病防治项目归纳总结预防策略与措施。
5.1概述
5.2流行特征
5.3预防策略与措施
恶性肿瘤预防与控制
课时目标:本章首先结合其他学科接触到恶性肿瘤内容归纳总结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特点,通过全面系统复习总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而引出具体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利用直观统计图表数字化展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给出具体典型的肿瘤病例,通过其详实病史回顾,分析总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密切结合我们生活社区中开展肿瘤防治项目进行归纳总结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注意思政元素的巧妙介入。
6.1恶性肿瘤的基本特点
6.2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6.3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6.4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6.5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
课时目标:本章首先直观统计图表数字化展示介绍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结合经典文献案例介绍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密切结合我们生活社区中开展心血管病防治项目归纳总结心血管疾病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7.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
7.2高血压
7.3脑卒中
7.4冠心病
7.5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控制
课时目标:本章借助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电教形式生动展示病原体结构模式,利用直观统计图表数字化展示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过程,密切结合我们生活社区中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项目进行归纳总结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8.1病原学
8.2流行病学特征
8.3流行过程
8.4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展开全部
天津医科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马菲

马菲

教授

朱红

朱红

副教授

霍晓旭

霍晓旭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