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课程自身的理论体系涉及到大量传统文化美学与科学可持续理念。本课程教学将以概念创意、景观符号学、景观美学引领教学目标,探讨设计方法与概念思考结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教学引领传统文化的回归,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对未来设计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课程自身的理论体系涉及到大量传统文化美学与科学可持续理念。本课程教学将以概念创意、景观符号学、景观美学引领教学目标,探讨设计方法与概念思考结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教学引领传统文化的回归,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对未来设计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景观设计初步”既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也可以是景观艺术和创意设计爱好者的入门课程。
课程主题和内容:本课程包括两大专题,一是概念和创意的建立,景观设计学和语言学同源,语言学视角下的景观艺术就是将景观艺术与语言进行松散的类比,景观艺术作为一种语言,它就是由若干文句构造的一个文本。二是景观符号学,包括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景观美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何建立场所精神以及推演出形式来表达其精神象征是本课程的重要课程时效。
课程特色和亮点:在课程内容上采用理论引领、问题引导、案例引申三法并举,懂原理的目的是能实践,善学习的前提是会思考,能设计的妙方是主动运用原理;在授课模式上探索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融合,保障理论、实践、研究多维度和纵深发展。
成绩 要求
考核要求:考查,由老师采用结构评分方式制定
考核方式:名作抄绘,景观欣赏PPT、章节主题小论文等综合考核。
成绩评定:平时考勤等占比:20%,抄绘,小作业及小论文成绩占80%.
课程大纲
概念的基本认识与态度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设计概念思想体系的认知和产生方法。注重设计价值的产生是由于独特的概念生成,为人们带来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景观设计。
1.1. 概念的定义
1.2. 概念的形成及获取途径
关于景观结构语言的体系建构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在指出设计案例所用符号类型,掌握符号类型与景观象征方法,并能够运用象征手法处理符号并转换为形式。
1.1 景观符号学的定义及符号类型
2.2 象征和隐喻的研究
3.3 指定型关联和类比型关联
4.4 景观语言结构
景观语义的建立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并掌握景观主题类型。重视设计是具有地域性、象征性的理念,注重设计前期语义分析,不断探索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的景观设计。
1.1 景观语言符号的语义类型
2.2 如何通过主题拓展概念
语言符号的转换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介符号的分类及中介方式的复合运用的方法。在了解中介符号类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复合中介设计方法进行景观设计。
景观美学结构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景观美学的审美层次含义及相关概念。重视景观意蕴美是空间精神的表达,是最高的设计追求,注重设计对人们精神影响和情感激唤的理念。
1.1 景观美学结构含义与相关概念
1.2 景观审美的三个层次对设计成果的推演及影响
中国景观设计问题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设计中避免出现的问题及影响设计形成的各种原因;掌握景观设计中不同地域的特点,设计要点及适用人群等。
1.1 中国景观设计的现状
1.2 中国景观设计的问题
景观语言符号的创造手法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景观语言符号的创造手法。运用设计原理实现对景观设计的进行推演。
1.1 引借
1.2 拓扑
1.3 拼贴
1.4 解构
概念符号形式表达
课时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景观常用的功能性概念符号以及符号的形式转化
1.1 常用的功能性概念符号
1.2 概念符号的形式转化
1.3 几何图形和自由图形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本课程参考和吸纳了众多研究成果、但受制于课程录制时限,未能对各参考资料在授课中一一呈现,在此特表感谢。为方便学习者深入学习,在此呈列部分课程参考性著述资料,以供学习者进一步的查阅、学习。
参考资料:
[1] 凯文.林奇著〔美〕,黄富厢等译. 总体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 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第三版)
[3] 刘晓光著 景观美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9年
[4] 王向荣著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