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同学们,当你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之后,对恐龙的灭绝是否迷惑、好奇过?当你去过张家界、九寨沟、桂林山水、西北雅丹之后,是否惊讶大自然鬼斧神工?当你伫立在海边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会不会象“沧海桑田”描述的那样,终将变成巍峨挺拔的群山?也许你会问,到底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如此震撼心灵的奇观?而我们自己,有没有“水滴石穿”一样的执着精神,培养地球科学的兴趣与爱好?
现在我们将带你一起走进地球科学神秘的世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地球的沧海桑田、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带你一起去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质作用,学习矿物、岩石、沉积相及地质构造等相关的地质内容,最终培养地质思维、建立科学地球观,能够肉眼鉴定常见的矿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牢记地质年代表,掌握沉积相、褶皱、断层、节理等在油气生成与聚集方面的运用,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油气开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同学们,当你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之后,对恐龙的灭绝是否迷惑、好奇过?当你去过张家界、九寨沟、桂林山水、西北雅丹之后,是否惊讶大自然鬼斧神工?当你伫立在海边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会不会象“沧海桑田”描述的那样,终将变成巍峨挺拔的群山?也许你会问,到底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如此震撼心灵的奇观?而我们自己,有没有“水滴石穿”一样的执着精神,培养地球科学的兴趣与爱好?
现在我们将带你一起走进地球科学神秘的世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地球的沧海桑田、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带你一起去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质作用,学习矿物、岩石、沉积相及地质构造等相关的地质内容,最终培养地质思维、建立科学地球观,能够肉眼鉴定常见的矿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牢记地质年代表,掌握沉积相、褶皱、断层、节理等在油气生成与聚集方面的运用,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油气开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地质学基础,是西南石油大学创立以来最早开设的基础专业课程,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具有几代人的经验积累。课程涉及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内容,是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当今热爱地质知识的广大青少年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他为后续《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测井原理及工程应用》、《钻井与完井工程》、《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等专业课的学习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地质思维、建立科学地球观,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的物质组成,能够肉眼鉴定常见的矿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牢记地质年代表和地层对比知识,掌握与石油工程密切相关的沉积岩基础理论、沉积相类型及基本特征。学会分析沉积相在油气生成与聚集方面的运用,掌握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地质图上认识断层和褶皱类型,使学生充分了解地质学研究内容与油气的关系,并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油气开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课程团队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以及长期从事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青年才俊等10余人组成,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博士学位,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丰富,欢迎大家进入《地质学基础》课堂学习。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明确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掌握地质时代顺序、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明确矿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认识常见的造岩矿物;掌握沉积岩基本特征、基本分类和命名;认识沉积岩的常见岩石类型。
2、掌握沉积相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学会分析沉积相在油气生成与聚集方面的运用;掌握褶皱、断层、节理(裂缝)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学会在地质图(地形地质图、横剖面图、构造等值线图)上分析、认识断层和褶皱类型。通过信息建立矿物、岩石、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了解地质基本技能,并开展深入的专业研究。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要求、内容,以及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明确油气勘探在地质学研究中的意义。
1.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地球知识简介
课时目标:掌握常见地球表面形态单元的特征,了解固体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意义;掌握常见有关地球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握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特点,尤其是地壳和岩石圈;掌握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1. 地球形状大小及地表形态特征
2.地球的物理性质
3.地球结构 4.地质作用概述
矿物
课时目标:了解地球、地壳的元素组成;理解和掌握矿物、晶体、非晶体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肉眼能识别的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及其描述方法;认识常见矿物;了解矿物在石油工程研究中的意义。
1.地球与地壳的元素组成
2.矿物、晶体、非晶体的概念
3.矿物的形态(单体、集合体)特征
4.矿物的物理性质
5.矿物的分类与常见矿物图片展示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课时目标:掌握岩石和岩浆岩的概念、岩石的分类及其在地壳中的分布特征;理解和掌握岩浆作用方式及结果、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和类型;认识常见岩浆岩;了解岩浆岩的理论研究、油气储集与开发意义。
1岩浆作用
1.1岩石及岩石类型简介
1.2岩浆、岩浆作用、岩浆岩的概念
1.3岩浆岩的形成(岩浆作用方式和类型)
2岩浆岩
2.1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产状
2.2岩浆岩的分类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课时目标:了解变质作用的因素和变质作用的环境特点;掌握变质岩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类型;认识常见变质岩;了解变质岩的研究意义。
1.变质作用
1.1变质作用、变质岩的概念
1.2变质作用方式及变质作用类型
2. 变质岩
2.1变质岩的一般特征:物质成分、结构构造
2.2变质岩的类型
外动力地质作用
课时目标:了解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沉积岩石学、沉积环境分析、油气储集、开采中的意义,掌握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方式、过程和结果。
1. 风化作用
1.1风化作用的概念及风化作用类型
1.2风化作用(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的方式
1.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1.4风化壳
2.剥蚀作用
2.1机械剥蚀作用
2.2化学剥蚀作用
3.搬运作用
3.1机械搬运作用
3.2化学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4.1机械沉积作用
4.2化学沉积作用
4.3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
课时目标:掌握沉积岩分类、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及相关概念;掌握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掌握砾岩、砂岩和粘土岩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点;掌握石灰岩的结构特征、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其它沉积岩(火山碎屑岩、硅质岩、蒸发岩、煤、油页岩)的特点与成因;认识常见沉积岩;了解沉积岩在油气地质和油气开发研究中的意义。
1.沉积岩的概念及分类
1.1沉积岩概念及在油气地质中的意义
1.2沉积岩的物质来源
1.3沉积岩的分类
2.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2.1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2.2沉积岩的化学成分
2.3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2.4沉积岩的颜色
3.陆源碎屑岩(3学时)
3.1陆源碎屑岩的一般特征(碎屑:成分、粒度、形状;填隙物:成分、类型)
3.2砾岩和角砾岩
3.3砂岩特点和分类
3.4粉砂岩及粘土岩
4. 碳酸盐岩
4.1碳酸盐岩的一般特征:成分、结构、构造、孔隙
4.2石灰岩的成分与结构分类、白云岩的成因分类
4.3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5.其它岩类简介
5.1火山碎屑岩;
5.2硅质岩;
5.3蒸发岩;
5.4煤和油页岩。
沉积相
课时目标:掌握沉积环境分类;掌握与油气相关的沉积相和亚相等形成时的环境特征以及它们与油气的关系;了解与油气相关的沉积相、亚相形成时的古地貌与地质背景条件。
1.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
1.1沉积相的概念;相标志;相律;相模式
1.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类
2.山麓-洪积相
2.1山麓-洪积相的一般特征;
2.2亚相类型及其相标志;
2.3山麓-洪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3.河流相
3.1河流的类型
3.2河流相的一般特征
3.3河流的亚相类型及其相标志
3.4曲流河标准相层序
3.5河流相砂体与油气的关系
4. 湖泊相
4.1湖泊环境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4.2碎屑湖泊相的一般特征
4.3碎屑湖泊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相标志
4.4湖泊相组合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5.三角洲相
5.1三角洲的形成及分类
5.2三角洲亚相类型(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及其特征;
5.3三角洲相组合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6. 海岸相及其它海相
6.1海相组的划分
6.2无障壁岛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
6.3障壁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
6.4海岸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6.5浅海、半深海、深海相特点
7.碳酸盐岩相
7.1碳酸盐岩的形成条件
7.2海相碳酸盐岩相模式
7.3碳酸盐常见相带特征
7.4碳酸盐岩相带与油气的关系
地层
课时目标:掌握地层、地质时代的相关概念;掌握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熟记地质年代表;了解地质年代的建立依据;了解常用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了解地层研究在地质学研究中的意义。
1.地质时代的概念及地质年代表
1.1地层、地质时代及其相关概念
1.2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
1.3地质年代表
2.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简介
2.1地层概念
2.2地层划分依据
2.3地层对比的原则及方法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课时目标:掌握构造运动的类型及构造演化的旋回性;了解地震描述术语及地震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意义;掌握岩层产状类型及表示方法;掌握地层间接触关系及识别特征;掌握褶皱、断层、节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学会在地形地质图、剖面图、构造等值线图上识别地层产状类型、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断层类型及特征;了解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断裂构造的油气地质与开发意义。
1.构造运动与地震作用
1.1构造运动及其特点;
1.2地震作用。
2.层状岩石的产状
2.1岩层的原始产状;
2.2水平岩层及其特征;
2.3倾斜岩层及其特征。
3.地层接触关系
3.1地层接触关系及其特点
3.2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
3.3不整合的研究意义
4.褶皱构造
4.1褶皱的概念及褶曲要素
4.2褶曲类型
4.3同沉积褶皱和底劈构造
4.4褶皱的组合型式及其分布
4.5褶皱构造的观察和研究
4.6褶皱与油气的关系
5.断裂构造-节理
5.1节理的概念及分类
5.2张节理的特点
5.3剪节理的特点
5.4节理的研究意义
5.5断层的几何要素
5.6断层的分类与断层的组合类型
5.7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板块构造、含油气盆地简介
课时目标:了解板块构造思想及内容,掌握板块构造理论在地质中的意义;了解含油气盆地相关概念。
1. 板块构造
1.1 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说”
1.2 板块构造学说
2. 含油气盆地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