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中外新闻史”是新闻学科的基础课程。所谓追本方可溯源,博古才能通今,因此需要带领同学一览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之旅。从龟壳甲骨占天象卜祸福到唐朝邸报记万国来朝,从延安新华广播初试啼声到央视新媒体纵观全球,千年中国新闻史,千载中华文化长卷;《泰晤士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点点墨迹书写欧美沉浮,BBC、CNN、NHK,影像方式记录世界新闻。
“中外新闻史”是新闻学科的基础课程。所谓追本方可溯源,博古才能通今,因此需要带领同学一览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之旅。从龟壳甲骨占天象卜祸福到唐朝邸报记万国来朝,从延安新华广播初试啼声到央视新媒体纵观全球,千年中国新闻史,千载中华文化长卷;《泰晤士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点点墨迹书写欧美沉浮,BBC、CNN、NHK,影像方式记录世界新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在传统“中外新闻史”的基础之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整合,增强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就横向而言,以杰出新闻人物、重要新闻事件为线索,对比不同领域、国家的新闻事业发展状况;就纵向而言,以节点性事件、历史转折关头为脉络,串联新闻传播事业的前世今生。本课程从总体结构上看,第一课时(共3节)作为引入,帮助同学们初步形成新闻史的思考模式;第二课时至第七课时(共18节)讲解中国新闻史部分,从邸报时代到21世纪之后,重点介绍我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性人物与重大事件;第八课时至第第九课时(共6节)讲解西方新闻史部分,主要涉及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的新闻传播概况,尤其突出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新闻事业的贡献,以及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媒介帝国主义的兴起与影响。总体而言,“中外新闻史速写”的课堂中有生动有趣的案例、鲜活立体的人物,更有新闻学子必须掌握的一系列基础知识。
成绩 要求
1、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2、成绩构成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无期中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的40%,期末成绩占总评的60%。平时成绩主要从上课出勤率、课堂笔记等方面进行考核。
课程大纲
课前三问(引子)
1.1 第一问:什么是“新闻”?
1.2 第二问:什么是“新闻学”?
1.3 第三问: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是什么?
曙光微露越千年:中国近代之前的新闻史
2.1 从金石碑刻到邸报小报: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及发展
2.2 漂洋过海来办报:中国近代的传教士新闻活动
2.3 文人论政新形式:中国人早期的办报尝试
风起云涌大变局: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史
3.1 公车上“报”:维新派的办报实践
3.2 近代中国新闻史“第一案”:《苏报》案始末
3.3 初露锋芒: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
挥斥方遒竞自由:五四时期的新闻史
4.1 一刊一校一运动:《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4.2 星星之火终会燎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3 百花齐放:从思想论辩到言情小说,再到职业记者登场
碧血丹心记烽烟:抗战时期的新闻史
5.1 火与爱之歌:革命新闻事业的崛起
5.2 夹缝中求生存:民营报刊的名记者
5.3 初试啼声: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十七年”间的新闻事业
6.1 旧貌换新颜: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与管理
6.2 改进文风:新闻界的改革尝试
6.3 推开那扇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春风又绿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后的新闻史
7.1 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国新闻理念真正成型
7.2 市场化转向:中国新闻事业的产业化改革
7.3 九十年代全新尝试:电视节目唱主角
你方唱罢我登场:欧洲新闻史概述
8.1 标榜正义:英国新闻史概述
8.2 渴望自由:法国新闻史概述
8.3 点燃火种: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
星条旗下金钱梦:美国新闻史概述
9.1 诽谤之辩:曾格案件
9.2 大众之名:从便士报到黄色新闻
9.3 资本不眠:商业新闻的发展
课后三问(总结与反思)
10.1 第一问:新媒体时代有着怎样的新闻图景
10.2 第二问:传统新闻业如何应对挑战与机遇
10.3 第三问:如何学好新闻学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