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同时具有很强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现实的数据。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同时具有很强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现实的数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借助统计方法了解准备事实真相。
只要得到可靠的统计量,就能做出客观的决策,才能进行精确的预测。
大数据时代,统计可以成为提炼数据本质的一件法宝!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获得:
1、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记忆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
2、能力: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素质: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态度和清晰有序的逻辑思维。
成绩要求
课程大纲
数据与统计学
课时目标: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的认识,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统计学有关方面的含义,了解有关统计学分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理解有关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及掌握数据类型。
(1)统计及其应用领域
(2)统计数据的类型
(3)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4)统计数据的搜集
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
课时目标:了解有关统计数据的预处理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了解图表的合理使用。
(1)数据的预处理与统计整理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4)合理使用图表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分布的类型(偏态与峰度)以及其的分布特征的测度,掌握分布集中趋势测度(众数,中位数,均值)和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极值,平均值,标准值)及其计算方法和应用场合,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并进行分析。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与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比较。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分析中去。
(1)集中趋势的度量
(2)离散程度的度量
(3) 偏态与峰度的度量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随机试验,事件及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性质和运算,介绍常见的几种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的分布,掌握正态分布的计算和性质。了解统计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四种统计量。了解抽样分布的各种形式。(已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生本章可以酌情删减)
(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5)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析
参数估计
课时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掌握单个总体的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
(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4) 样本量的确定
假设检验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假设表达,两类错误的定义和关系,掌握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的统计解释以及与P值的区别。了解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的方法。
(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2)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4) 检验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列联分析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分类数据的列联表的构造和分布,了解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1)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2) 拟合优度检验
(3)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
(4) 列联表中的测量
方差分析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以及方法的假设,掌握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了解多重比较方法。
(1)方差分析引论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会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能看懂和统计软件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会对回归方程进行解释,会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点估计。
课堂讲授与习题实例讲解相结合。课前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上课结合实例,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深入浅出统计学》,道恩·格里菲斯.成都: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2]《爱上统计学》,(美)尼尔·萨尔金德著,史玲玲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3]《赤裸裸的统计学》,查尔斯·韦兰,中信出版社,2013年
[4]《抽样技术(第四版)》,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