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建筑力学
第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8日 ~ 2025年07月09日
学时安排: 2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8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建筑力学课程,是土建大类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的理论依据。
建筑力学课程,是土建大类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的理论依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构件和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它将打开进入结构设计和解决施工现场许多受力问题的大门。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会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危险截面的位置,力的传递途径,结构和构件的失效或破坏等等,这样才能很好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地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二、本课程的主题


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的理论依据

三、特色和亮点

1、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有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所有教师均为双师资格 本课程专业领域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

2、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遵循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和技能。

3、教学形式,采取线上,线下、实体课堂三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视频教学,线下实践,实体课堂面授、答疑、解惑。

四、课程授课目标:

1、思政目标

  (1)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养成辩证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注重学生的自身发现与行业特点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4) 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环保、节能、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

  (1)了解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   正确理解力和力偶的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对点之矩

(3)正确理解内力、变形、应力、应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4)掌握4种基本变形的特点,横截面内力和应力计算

(5)掌握平面杆件体系几何组成的基本规律

(6)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7)了解结构位移计算的基本原理

(8)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

3.技能目标:

 (1)能从简单的物体系统中选取脱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2)能熟练地运用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支座反力

  (3)熟练运用截面法及其它方法分析杆件内力,并正确画出内力图

  (4)能对一般的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5)能熟练绘制多跨静定梁、刚架的内力图。了解桁架、拱及排架的力学特征。

(6)能熟练应用图形相乘法计算梁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7)能用力法计算单跨超静定梁

成绩 要求

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平时成绩=30%线上测验成绩+30%视频学习(15%视频学习时长+15%视频学习个数)+5%出勤+10%讨论+25%作业

作业要求学生互评;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6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课程大纲
静力学基本概念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应2、牢固掌握静力学基本公理3、掌握约束及约束反力的概念;4、掌握几种常见约束类型及反力的表示法5、掌握脱离体和受力图的概念;掌握画受力图的步骤及方法6、会画单个物体的受力图
1.1 力与平衡的概念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绘制
平面汇交力系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力的投影计算、合力投影定理; 2、了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3、牢固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4、牢固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方程5、会用平衡方程解决力学问题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力矩,平面力偶系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会熟练 计算力对点之矩 3、掌握合力矩定理 4、牢固掌握力偶的性质 5、平面力偶系合成的方法及平衡条件
3.1 力对点之炬,合力矩定理
3.2 力偶及其性质
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平面一般力系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力的平移定理;2、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方法;3、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结果;4、牢固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5、能够熟练应用平衡方程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4.1 力的平移定理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4.3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条件及方程
4.4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 2、了解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3、牢固掌握截面法4、掌握应力的概念
5.1 材料力学引言
5.2 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
轴向拉伸和压缩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牢固掌握轴力的概念及轴力图的画法,2、会计算轴向拉压的横截面上的应力,3、牢固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4、了解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5、掌握材料拉压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指标,6、掌握容许应力及安全系数的概念,7、掌握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6.1 轴向拉压轴力
6.2 轴向拉压横截面应力
6.3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6.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6.5 轴向拉压杆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
剪切与扭转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剪力和挤压力的概念2、掌握剪应力的计算3、会用实用计算法对连接件4、了解圆轴扭转变形的特点5、会用截面法计算扭矩6、掌握圆轴扭转横截面上应力分布规律
7.1 剪切与挤压的概念及实用计算
7.2 圆轴 扭转内力及应力计算
梁的弯曲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知道单跨静定梁种类;2、会用截面法和简易法计算剪力和弯矩,3、能熟练准确地画出梁的内力图,4、掌握梁弯曲时横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掌握正应力的计算,5、了解横截面上剪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常见截面剪应力计算,6、能熟练对梁进行正应力强度计算。7、了解剪应力强度条件。
8.1 平面弯曲概念
8.2 梁的弯曲内力
8.3 用内力方程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8.4 用微分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8.5 用叠加法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8.6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计算
8.7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计算
8.8 梁弯曲时剪应力计算及剪应力强度条件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2、掌握自由度、约束的概念3、牢固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4、牢固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9.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自由度、约束的概念
9.2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9.3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9.4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多跨静定梁及静定平面刚架的组成、分类、及受力特点,2、掌握多跨静定梁及静定平面刚架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3、了解桁架的特点及分类,掌握节点法,了解截面法,4、了解三铰拱和静定组合结构的特点及内力计算方法。
10.1 多跨静定梁
10.2 平面静定刚架
10.3 静定平面桁架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结构位移的概念,2、了解广义位移、广义力的概念,3、理解图乘公式,了解图乘条件;4、会熟练用图乘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
11.1 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11.2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11.3 图乘法
11.4 用图乘法梁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力法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超静定结构的特征 ,2、会确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及基本结构3、理解力法基本原理及解题思路,4、能熟练写出力法典型方程,5、能熟练用力法计算简单的超静定结构
12.1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确定
12.2 力法的基本原理
12.3 力法典型方程
12.4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度数学》《普通物理学》

学生必须具备物理学中基本的力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掌握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倒数与积分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参考资料

《建筑力学》  主编  沈养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9月第二版

《建筑力学》主编  刘明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第三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丁贤

丁贤

讲师

余青霖

余青霖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