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直面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角色的情绪管理问题,而非情绪管理的常识性教授,同时又突破同类课程仅指向教师个人身心健康的局限,旨在帮助教师在自我指向与工作指向的相互观照中调节情绪,换言之,既有解决教师自身情绪困扰问题的调节指导,也有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更好地达成教育效果的指导。学习本课程之后,教师将能够有效整合内部与外部资源、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技术,对自身情绪加以调节。藉此,教师不仅可以提升个体幸福指数与工作绩效,亦可用相关策略帮助改善自身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
本课程直面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角色的情绪管理问题,而非情绪管理的常识性教授,同时又突破同类课程仅指向教师个人身心健康的局限,旨在帮助教师在自我指向与工作指向的相互观照中调节情绪,换言之,既有解决教师自身情绪困扰问题的调节指导,也有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更好地达成教育效果的指导。学习本课程之后,教师将能够有效整合内部与外部资源、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技术,对自身情绪加以调节。藉此,教师不仅可以提升个体幸福指数与工作绩效,亦可用相关策略帮助改善自身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掌握的知识原理主要包括:教师情绪管理的四大意义,不同情绪成分的调节程序,正向情绪也需要调节的机理,正负情绪的最佳配比为3:1,情绪管理包括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两个基本环节,即时情绪管理拥有语言、表情、行动与认知等多种带导模式,了解自身情绪基调、捕捉情绪波是情绪管理的前提,个人情结影响调节,建立情感账户、助力家长成长是情绪管理的外部资源,阅读可以帮助改善情绪。教师能够提高的能力主要包括:分别从语言、表情、行动与认知入手调节情绪的能力,感受自我情绪波动的技巧,觉察学生情感舞步的能力,从情绪表层表达转入深层表达的能力,情绪疗愈阅读选书技巧,愤怒、沮丧、热情、信任感等几种具体情绪的调节技能,与学生、领导、同事、家长等不同对象发生冲突的规避与应对能力。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教师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与主张,懂得管理情绪对于教育教学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 2:掌握教师情绪觉察、情绪表达与情绪调节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课程目标4:能够运用情绪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管理。
课程大纲
第一周 教师情绪管理的四大价值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与四大意义,提升师范生对于管理情绪的主动性与意识性。
1.1呵护身心健康
1.2促进人际交往
1.3提高教学质量
1.4提升生命格局
第三周 教师情绪管理的基本主张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教师情绪管理的六大基本主张,明晰这六大主张提出的原因,懂得能够辩证的认识情绪、运用情绪。
3.1教师是情绪劳动者
3.2 三维两向:厘清情绪管理的基本路向
3.3“切除愤怒神经之后”:负面情绪也是我们的最好朋友
3.4 同情也会刺伤别人:正面情绪也需要管理
3.5不做事后诸葛亮:明了情绪管理的步骤
3.6发见身体的力量:明了身体对情绪的影响
第四周 教师情绪觉察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教师情绪觉察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掌握情绪自我觉察的基本方法;掌握对学生进行情绪觉察的基本方法。
4.1 教师情绪觉察的内涵与现状
4.2明明白白我的心:自我情绪的觉察
4.3知心人:学生情绪的觉察
第五周 教师情绪表达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教师情绪表达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了解并掌握教师情绪表达的载体、层级;掌握几种主要情绪的表达方法。
5.1 教师情绪表达的内涵及现状
5.3教师情绪表达的载体
5.3 几种常见正面情绪的表达
5.4 几种常见负面情绪的表达
第六周 教师情绪调节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教师情绪调节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了解并掌握教师情绪即时调节的策略;掌握几种教师常见负面情绪的调节策略;掌握调节学生情绪的的几种常见方法
6.1教师情绪调节的内涵与现状
6.2教师情绪即时调节的策略
6.3教师常见负面情绪调节
6.4学生负面情绪的调节
6.5教师情绪调节的资源运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调查一位老师,了解其情绪觉察、表达与管理的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
参考资料
1.[美]诺尔曼•丹森著;魏中军、孙安迹译:《情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俄]雅科布松著,王玉琴等译:《情感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4.P•A•Schutz等著,赵鑫等译:《教育的感情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孟昭兰著:《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朱小蔓、梅仲逊著:《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