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概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成绩采用等级制。课程成绩共分五个等第,分别是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查占60%,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30%(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课堂发言以及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等进行评分);
平时作业10%(教师根据班级学习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并评分。)
期末考查:
以现场说课形式进行考核(要求每位学生能在对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自选主题,独立设计说课稿,并能脱稿进行说课)。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吴增强 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其工业出版社,2012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