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生已在大一、大二两年按照分体裁、分段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因此本课程“元明清文学专题研究”需使用另一种叙述体系、以凸显“专题”性质。课程首先在纵向线索上梳理元明清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总体上概览元明清文学的演进与嬗变,然后从横向方面考察元明清文学与元明清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密切关联,最后结合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学语文选文,分体裁选讲元明清经典诗歌、古文、小说、戏曲作品,旨在丰富专业学生学科知识,提升文学素养,为该专业学生在日后进行中学语文研究性教学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
(1)了解元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哲学思潮,树立文史哲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对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系统地构建元明清文学的知识体系;
(2)理解元明清文学研究现状、热点及难点,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中观照文学作品;
(3)加强联系,注重方法,能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能够独立地分析、评论元明清文学经典作家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基本的艺术特征;
(4)在文学鉴赏分析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陶治道德情感、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与学识修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增强文化自信。
考核形式:学期论文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第一讲 元明清文学的历史分期(8学时)
第一节 绪论:唐宋变革与近世文学转型
第二节 元代文学概说
第三节 明代文学概说
第四节 清代文学概说
第二讲 元明清文学的文化背景(6学时)
第一节 元明清文化与世界文化
第二节 元明清政治与文学
第三节 元明清经济与文学
第四节 元明清思想与文学
第三讲 元明清经典诗文选讲(6学时)
第一节 “变古”“复古”与元明清诗文创作
第二节 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
第三节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第四节 归有光《项脊轩志》
第五节 张岱《湖心亭看雪》
备选篇目:(一)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二)王世贞《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三)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第四讲 元明清经典戏曲选讲(6学时)
第一节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与元明清戏剧创作
第二节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三节 汤显祖“临川四梦”
第四节 孔尚任《桃花扇》
备选篇目:(一)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二)洪昇《长生殿》
第五讲 元明清经典小说选讲(6学时)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与明清小说的繁荣
第二节 四大奇书
第三节 《红楼梦》
备选篇目:(一)“三言”“二拍”;(二)《聊斋志异》;(三)《儒林外史》
附录:“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学《语文》选文中元明清文学篇目
篇目 | 作者 | 选文出处 | ||
教材层次 | 册数 | 单元 |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初中 | 七年级上册 | 一 |
狼 | 蒲松龄 | 初中 | 七年级上册 | 五 |
己亥杂诗(其五) | 龚自珍 | 初中 | 七年级下册 | 五 |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 初中 | 九年级上册 | 三 |
智取生辰纲 | 施耐庵 | 初中 | 九年级上册 | 六 |
范进中举 | 吴敬梓 | 初中 | 九年级上册 | 六 |
三顾茅庐 | 罗贯中 | 初中 | 九年级上册 | 六 |
刘姥姥进大观园 | 曹雪芹 | 初中 | 九年级上册 | 六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初中 | 九年级下册 | 六 |
林黛玉进贾府 | 曹雪芹 | 高中 | 必修3 | 一 |
窦娥冤 | 关汉卿 | 高中 | 必修4 | 一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施耐庵 | 高中 | 必修5 | 一 |
前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
(1)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查洪德:《元代文学通论》,东方出版中心2020年版;
(5)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明清文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左东岭:《明代文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8)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三联书店2017年版;
(9)欧阳光主编:《元明清戏剧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周先慎:《明清小说》(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