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以介绍世界各国历史文明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为主要内容。课程以时间为纲,讲授古代、中古、近现代各形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世界各文明发展的脉络和走向,帮助各位同学深入理解世界文明,引导各位同学从宏观角度高屋建瓴地去分析自己所学学科的特点与本质,把握学科总体发展的趋势。
同时,本课程将会尝试启发各位同学运用比较的方式去发现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获取、借鉴其他文明发展的有效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认知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基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利用工具书以及查阅世界地图的能力等等,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水平。
1.各位同学的最终成绩将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视频学习完成度:主要由实际视频学习的时间决定,本项占比20%
(2) 课后讨论回复:完成相应的课后讨论环节,达到一定活跃度(发言至少两次),本项占比10%。
(3) 单元测试:完成每单元和章节的课后测试,本项占比30%。
(4)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有学生互评环节,未参加互评,或互拼参数异常,将影响最终成绩评定,本项占比40%。
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50%
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
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2.成绩评定等级:
60分以上:合格
85分以上:优秀
3.本课程为《世界文明概览》线上和线下混合授课,学生线上的成绩将作为最后评定的依据之一,线下课程开设时间和课时安排以及在最终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重,视具体教学情况而定。
高中以上的教育背景,接受过基础高中历史教育,对世界史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一、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西方历史的源头”:https://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86V004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世界近代史”: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6608.html
二、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编)、(近代编)、(现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001、1994年。
2.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人民出版社,1988年。
4.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合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三卷本)(公元1000年以前、1000-1800年、1750年至今),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5. [美] 罗伊·T.马修斯、德维特·普拉特、托马斯·诺布尔 合著:《人文通识课1:古典时代》、 《人文通识课2:中世纪时期》、《人文通识课3: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文通识课4:从法国大革命到全球化时代》,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6. 张芝联、刘学荣主编:《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
7. 何平 等著 ,《世界文明简史》,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7年
8.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两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9. [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
10. [英]H.G.韦尔斯:《世界史纲》(上、下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 [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信出版社,2013年。
12. Marvin Perry, Myrna Chase, James R. Jacob, Margaret C. Jacob, Theodore H. Von Laue, Western Civilization: Ideas, Politics & Society (Tenth edition),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