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逻辑思维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能力和未来社会强者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作为思维科学之一的《普通逻辑》旨在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普通逻辑“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力争让逻辑学习不枯燥,不难懂,让逻辑学习充满乐趣,让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尽快提高,并在课程结束后,能自觉地用逻辑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本课程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服务意识浓的教师团队,它将带领大家走进普通逻辑的殿堂,领略其无穷的魅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能力和未来社会强者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作为思维科学之一的《普通逻辑》旨在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普通逻辑“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力争让逻辑学习不枯燥,不难懂,让逻辑学习充满乐趣,让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尽快提高,并在课程结束后,能自觉地用逻辑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本课程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服务意识浓的教师团队,它将带领大家走进普通逻辑的殿堂,领略其无穷的魅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普通逻辑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涵盖普通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规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学生们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
1.掌握系统的逻辑知识
掌握系统的逻辑知识是指普通逻辑将引领学生了解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内涵、原理、规则、方法等,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认识普通逻辑的价值
认识普通逻辑的价值是指在学习普通逻辑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并深刻理解普通逻辑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认识逻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在普通逻辑的学习过程中,培养 自觉的逻辑意识。
3.学习普通逻辑应用
学习普通逻辑应用是指引导学生将逻辑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体验其实用效果,坚持理实结合、知行合一,培养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真理的逻辑精神。
4.体认普通逻辑魅力
体认普通逻辑魅力是指能够发现逻辑思维抽象、有序、严密、准确的特性,欣赏逻辑符号、公式的形式美;体验运用逻辑准确表达观点、严密论证思想的语言魅力;感受使用逻辑纠正思维、语言错误,驳斥谬误,揭露诡辩的逻辑力量。从而, 激发学习逻辑的浓厚兴趣。
本课程特色:以逻辑知识为主线彰显课程体系,以案例为抓手化解学习难度,以提升逻辑思维素养为目的理实结合,学以致用。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逻辑学的发展历程,系统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知识,把握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能识记并理解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内涵、符号、公式、规则等。
能力目标:能自觉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将逻辑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会运用逻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做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素质目标: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觉的逻辑思维意识,养成独立自主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品质与语言素养。
思政目标:自觉遵守逻辑规则,形成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真理的逻辑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成绩 要求
《普通逻辑》的成绩由单元作业、单元测验、在线讨论和期末成绩四部分组成,分别占15%、30%、5%、50%。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分,60分至84分为合格,85分至100分为优秀。
课程大纲
项目一:绪论——带你了解《普通逻辑》
课时目标:1. 了解逻辑、逻辑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 掌握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3. 了解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项目二:概念——思维的起点
课时目标:1. 掌握“概念”的含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2. 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3. 掌握“概念”分类的标准及不同的类别,能够正确判别概念的不同类别;了解概念的限制、概括的定义,把握概念的限制、概括的要求;4.了解概念的限制、概括及规则与易犯的逻辑错误, 能够正确地对概念进行限制、概括; 5.了解定义的含义、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易犯的逻辑错误, 能够正确地对概念进行定义; 6.了解划分的定义,把握划分的结构、方法、原则与易犯的逻辑错误,能够正确地划分概念。
2.1认识概念的逻辑特征; 2.2多角度认识概念; 2.3概念间的关系; 2.4限制与概括:让你的表达更准确; 2.5定义: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2.6划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项目三:它可以断定事物的性质
课时目标:1. 了解判断的定义,掌握判断与语句之间的关系;2. 掌握判断的特征、种类; 3.了解性质判断的含义、结构;4.掌握性质判断的种类、真假以及主谓项的周延性。
3.1“我”可以对事物作出判断; 3.2认识性质判断;
3.3“S”“P”全部断定了吗?
3.4性质判断还有真假呢!
项目四:判断里包含了判断
课时目标:1.了解复合判断、复合判断的构成及其分类;2.理解并掌握各种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及逻辑性质;3.把握联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掌握假言判断的等值转换公式,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假言判断等值转换; 5.了解负判断的含义、种类及其逻辑形式、逻辑性质;.掌握几种主要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的逻辑形式,能够运用其等值判断分析实际问题; 7.能够运用复合判断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
4.1复合判断概述; 4.2联言判断; 4.3选言判断; 4.4假言判断; 4.5负判断
项目五:关系与模态
课时目标:1.了解并掌握关系判断的特点、构成及类别;2.掌握关系的逻辑性质,即关系的对称性、传递性;3.掌握关系推理的类别及其特点;4.了解模态判断的特点、构成及类别;5.掌握模态方阵推理及模态“必然”、“实然”、“可能”关系的推理;6.能够运用关系、模态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1关系判断; 5.2关系推理; 5.3模态判断; 5.4模态推理。
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
课时目标:1.了解性质判断直接推理的类型,掌握换质、换位、换质位推理规则;2.掌握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的特点及规则;3.能够运用性质判断直接推理的规则进行换质位推理及对当关系推理; 4.能够运用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复合判断的推理
课时目标:1.了解并掌握各种类型复合判断推理的定义、理论依据及推理公式;2.掌握各种类型复合判断推理的规则及其应用;3.能够运用复合判断推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7.1联言推理; 7.2选言推理; 7.3假言推理; 7.4假言连锁推理; 7.5二难推理。
归纳推理
课时目标:1.了解归纳推理的内涵以及它与演绎推理的区别;2.掌握归纳推理的类别及逻辑形式;3.能学习运用归纳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8.1归纳推理概述;
8.2归纳推理类别;
8.3归纳推理的应用。
类比推理与假说
课时目标:1.了解类比推理、假说的内涵;2.学习运用类比推理;3.了解假说的作用。
项目十:遵守思维的基本规律
课时目标:1.了解并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及要求;2.掌握违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所犯的逻辑错误;3.能够运用逻辑思维的四大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0.1逻辑规律概述; 10.2同一律; 10.3矛盾律; 10.4排中律; 10.5充足理由律。
项目十一:论证
课时目标:1.了解论证的含义、构成以及论证与推理的区别、联系; 2.掌握证明反驳的方式、方法,并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了解并掌握论证的规则以及违背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学习运用论证的规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1.1了解论证的含义、构成以及论证与推理的区别、联系;
11.2掌握证明的方式、方法,并能学会运用; 11.3掌握反驳的途径、方式、方法,并学会运用;
11.4了解并掌握论证的规则以及违背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并能运用这些规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完成了《现代汉语》《教师语言》等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形式逻辑》(ISBN:978756755170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简单的逻辑学》(ISBN:9787213055386),(美)麦克伦尼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趣味逻辑》,彭涟漪、余式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逻辑学是什么》,陈波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逻辑学十五讲》,陈波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相关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网站、壹课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