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1日 ~ 2025年01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一切造型的根基。素描课程是美术专业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不仅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素描理论知识,也是学生获得美术造型技能及技巧的重要途径来源,培养和提升学生正确科学观察、造型、创作等应用技能技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以及他们的审美意识、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一切造型的根基。素描课程是美术专业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不仅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素描理论知识,也是学生获得美术造型技能及技巧的重要途径来源,培养和提升学生正确科学观察、造型、创作等应用技能技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以及他们的审美意识、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素描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美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从事艺术设计必不可缺的基本功。本课程为其他后续课程提供了有力的造型能力支撑,对艺术实践活动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思路,其中理论课占10%,实践课占90%。课程设计强化三个理念:1. 从课程实际内容特点出发,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课程理念,体现在临摹练习和写生训练相结合、名作欣赏与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相结合的理念;2. 从学生现实绘画水平出发,倡导理论指导、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体现在.学习和课后自主训练相结合、课堂示范与学生作业案例剖析相结合的理念; 3.从学生未来需求发展出发,倡导发展为先、能力跟进的课程理念,基于小学美术绘画课教学和学生专升本的需求,体现在专业素质和文化涵养相结合,造型能力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理念。

 本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基础出发,难易适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避免了教学内容过难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问题,并通过演示、示范、启发、引导等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个知识点。在深层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全面发展。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素描写生的基本常识,掌握物体、风景、人物的造型规律和透视规律,掌握几何形体、静物、石骨像、速写、人物(头像、半身、全身)等素描写生方法与步骤,掌握整体与局部刻画的表现技能,以及素描的创作方法等。

能力目标:能够对客观对象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以及从整体出发的立体造型能力;熟练掌握对形像、形体、结构、构图、空间、体积、明暗、质感、节奏、调子等方面的基本表现能力;素描的观察理解概括能力和深入刻画表现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作画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能将素描知识和造型能力应用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成绩 要求


 重点考核学生素描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涵盖认知、技能、情意等方面的评价,并兼顾学生作业的差异,平时成绩占50%(其中包含学生表现20%、平时作业成绩占80%),期末占50%。

 达到80分及以上才能通过。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素描概述
课时目标: 明确素描的概念、功能和形式,了解西方和中国素描的发展历史,了解素描的工具材料运用方法,掌握透视常用的术语、透视现象和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能正确将透视知识运用于素描造型中。
1.1 素描基本概述
1.2 透视基本规律
第二章 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时目标: 理解形与体之间的关系,掌握形体与造型意识以及造型意识与几何体之间的关系;理解比例概念并掌握确定比例关系的方法;理解构图法则,掌握构图中对比和非对称式均衡构图形式以及形式感,掌握构图的基本要领,并在写生中得以运用;掌握素描写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写生正确的作画姿态、写生角度和写生光源,以及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作画原则,了解写生不同时间训练安排的目的和要求;理解黑白灰的成因以及三大面和五大调,理解画面的黑、白、灰明度结构,掌握素描黑白灰和明暗色调的运用;掌握线面结合画法和表现性素描等四种表现方法的特点和训练目的,并根据训练目的运用于素描写生之中;认识基本的几何形体以及石膏几何体结构分析与透视表现,掌握正确的理解观察方法和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并较熟练的运用素描的表现技法;学会作品欣赏和自我作业评价的能力,能分析和总结作业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达到尽快提高素描基础绘画水平。
2.1 形体结构与比例
2.2 素描构图形式
2.3 素描写生常识
2.4 描明暗色调
2.5 素描表现方法
2.6 石膏几何体写生
2.7 名家素描几何体作品欣赏、作业展示观摩
第三章 素描静物写生
课时目标: 明确静物写生的目的,学会运用基本几何形体归纳概括复杂物体额能力,理解写生中静物组合的原则,明确素描静物写生构图的形式感,掌握构图所遵循的原则;掌握静物素描线结构画法,准确深入画出物象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关系,明确主次结构线的关系处理;了解全因素明暗造型的绘画要求,学会运用丰富的明暗层次来塑造不同器物的质感和体感,提高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掌握明暗造型的观察、分析、理解与作画方法,提高学生素描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赏析素描静物作品,评价和总结自我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绘画素养。
3.1 静物写生目的
3.2 静物构图形式
3.3 静物结构素描写生画法
3.4 静物明暗表现
3.5 静物质感表现
3.6 蔬果类明暗素描写生画法
3.7 器物类明暗素描写生画法
3.8 综合类明暗素描写生画法
3.9 名家静物素描作品赏析、作业展示观摩
第四章 素描石膏头像写生
课时目标: 理解人物五官结构形态造型构成要素和特性,明确五官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线结构画法、线面结合画法、明暗画法来塑造石膏头像,掌握石膏头像结构、明暗素描的写生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理解和表现能力。
4.1人物头部解剖与结构
4.2 头部五官石膏模型结构、明暗素描写生
4.3 石膏头部分面像素描写生
4.4 石膏头像结构素描画法
4.5 石膏头像结构素描写生
4.6石膏头像明暗素描画法
4.7石膏头像明暗素描写生
4.8名家石膏像素描作品赏析、作业展示观摩
第五章 素描人物头像写生
课时目标: 理解人物头部的透视变化、头部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头部的差异特征等知识,了解人物不同年龄阶段的头部特征,掌握人物头像写生的构图规律,掌握人物头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熟练把握对人物头像神态、表情、质感刻画的能力,
5.1头部造型知识
5.2人物头像画法
5.3人物神态、表情刻画
5.4人物头像明暗素描写生方法
第六章 素描风景写生
课时目标: 掌握素描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的运用和常用的构图形式感,掌握风景写生中线、明暗、线面结合等三种画法,明确素描风景写生中各景物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描绘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表现意识。
6.1 素描风景写生透视规律与构图
6.2 素描风景景物表现
6.3 素描风景写生方法与步骤
第七章 素描半身人物写生
课时目标: 掌握手部比例、解剖、结构知识和手部的基本运动规律,掌握人体比例、解剖、结构知识,初步掌握人物半身像线、明暗、线面结合三种画法,理解衣纹的变化规律以及衣纹的归纳、概括与表现,掌握衣纹的表现技巧,比较熟练运用线、明暗、线面结合等三种画法来塑造不同年龄人物半身像,初步形成具有个性的写生表现语言,提高学生的人物素描写生能力。
7.1 手部比例、解剖、结构
7.2 人体比例、解剖、结构
7.3 衣服表现
7.4 人物半身像素描写生方法与步骤
7.5 人物半身像素描写生
第八章 人物速写
课时目标: 灵活运用人体解剖知识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人物速写的造型技法,明确人物速写训练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人物速写的形式与特点,提高学生对人物速写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力和默写能力。
8.1 人物速写形式与特点
8.2 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8.3 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
第九章 素描全身人像写生
课时目标: 掌握人物全身像素描写生方法和表现技巧,会运用头像、半身像等所学知识与技法,对人物全身像进行探索研究,提高学生全身人物像的表现能力和塑造水平,为绘画创作及升学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9.1 素描全身人像写生目的与要求
9.2 素描全身人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⑴ 《素描教学》,袁元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⑵ 《素描教程》,赵健 张元稼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⑶ 《现代素描肖像》,孙建平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⑷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乔治·伯里曼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年7月第2版

⑸ 《素描基础知识》,郭绍刚著,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⑹ 《素描》,李家骝 叶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⑺ 《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素描教程》,贝洛乌索·夫柯尔布·卡别依金著,曹春生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4月第1版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 位授课老师
黄斌斌

黄斌斌

副教授

钱钰华

钱钰华

讲师

沈如春

沈如春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