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1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3月02日 ~ 2023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无论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眼病,其发现、诊断和处理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包括医师和病人的交流、各种检查和检测、科学的诊断思维、恰当的处理方式方案等。《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基于临床科学思维,阐述了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强调在眼保健和眼科疾病诊疗临床工作中建立科学的临床工作流程和逻辑思维,即掌握诊断过程中每一个基本步骤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及该技术方法所包含的理论基础或机制,要求能针对检测结果开展诊断性思辨,准确有效地做出合理、合适的矫治方案。因此,它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有较高的要求。是后续学习眼视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从课堂跨入临床的必经“桥梁”。

本课程针对眼视光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开设,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一共是153学时,分三学期完成,共8学分。自2009年开课至今,课程经过反复摸索、不断优化,逐步建设成熟,最终形成了《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1》和《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2》上与下,内容由基础到高阶、由理论到实践,最终综合运用,逐步挖掘学习的深度,增加认识的高度。

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知识目标:了解眼视光学在当今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掌握眼视光学的基本理论、检测技术和方法;熟悉全面全程眼保健医疗开展工作的内容与服务模式。能力目标:将所学眼视光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问题的处理紧密结合。素质及价值目标:厚植医德仁心,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全科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医院实践中熟练运用眼视光基本检测技术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遵循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学时,适当补充学科的前沿动态。融入“三全育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及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树立自强创新的理念。

课程大纲
视力和视力检查
课时目标:1.掌握视力的概念,不同视力表的设计原理,影响视力检查的因素,婴幼儿特殊视力检查方法2.熟悉视觉发育特点,视觉分辨力的极限理论,近用阅读视力表3.了解视力表的发展史,动态视力、潜视力的定义和检查手段
1.1视力概念和视力表设计
1.2常规视力检查
1.3特殊视力检查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
课时目标:1.掌握裂隙灯6种照明法、角膜地形图的正常及异常图像、前房角分类、眼压测量方法、2种眼轴测量的优缺点;2.熟悉角膜地形图的常用参数、前房角镜及UBM检查方法、直接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特点的比较;不同眼压测量方式的影响因素。3.了解裂隙灯检查内容、角膜地形图正常及异常图像表现。
1.1裂隙灯显微镜
1.2房角镜
1.3角膜形态检测
1.4眼压计
1.5眼轴
1.6直接检眼镜
眼球像差
课时目标:1.熟悉掌握像差及波前像差概念、各种眼球像差概念;2.熟悉色像差:位置色差、倍率色差、像差的检测;3.了解视敏度与眼球像差。
1.1像差分类、轴上点像差
1.2轴外像差与色差
1.3人眼像差
视功能基本检查
课时目标:1.掌握视野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瞳孔异常表现及意义。2.熟悉色觉检查方法及结果判读。3.了解视野计原理;色彩学说。
1.1视野检查一
1.2视野检查二
1.3色觉
1.4瞳孔检测分析
特殊视觉功能
课时目标:1.掌握对比敏感度的定义、原理及意义。2.熟悉眩光、暗适应曲线的定义、检查方法和意义。
1.1对比敏感度的定义、原理与意义
1.2眩光
1.3暗适应
屈光和屈光不正、老视
课时目标:1.掌握眼的屈光系统组成、近视远视的定义、近视远视的诊断及处理、散光的定义、散光的诊断;2.熟悉模型眼计算、近视远视的分类、散光的分类;3.了解理想光学概念、近视远视的发病机制。
1.1眼球光学结构及参数解读
1.2近视的分类
1.3近视的成因及干预
1.4远视的分类
1.5散光的光学基础
1.6散光的分类
展开全部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南京医科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薛劲松

薛劲松

主任医师

曹国凡

曹国凡

主任医师

颜智鹏

颜智鹏

眼视光技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