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从环境空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入手,结合案例着重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分类、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业务流程等系统性知识以及销售空间、餐饮空间、酒店空间等各种公共空间类型的设计原则及实践程序加以论述,详细解读环境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本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从环境空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入手,结合案例着重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分类、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业务流程等系统性知识以及销售空间、餐饮空间、酒店空间等各种公共空间类型的设计原则及实践程序加以论述,详细解读环境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从环境空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入手,结合案例着重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分类、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业务流程等系统性知识以及销售空间、餐饮空间、酒店空间等各种公共空间类型的设计原则及实践程序加以论述,详细解读环境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在家居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扩展和系统化的空间学习,目的是探讨各类公共环境室内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是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技能,把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意思维和流程,从而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表现工作;任务是能够掌握商业、办公、餐饮娱乐等空间的设计原则和创意要点,体现设计风格、功能要求、材料运用和施工等方面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办公、商业等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根据空间的特点作相应的设计,从创意方案到效果表现的完整设计程序,表现出不同空间的环境氛围和文化内涵。教学重点是掌握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体现独特的空间语言和风格定位。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满分100分,总评成绩60分至79分为合格,可申请合格证书;80分至100分为优秀,可申请优秀证书。总评成绩按以下比例分配:
课程讨论:要获得本部分作业满分的学生,需要在讨论区中发帖和回帖,以活跃度计分,发帖和回帖数量共达15条及以上。MOOC平台默认只有“课堂交流区”这个部分的讨论才能算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平时作业:完成老师在“测验与作业”栏目发布的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40%,未完成互评会减分;
期末作业:完成老师在“考试”栏目发布的期末作业,占总成绩的40%。
总成绩=课程讨论*0.2+平时作业*0.4+期末作业*0.4
课程大纲
概述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对公共空间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行业背景到设计原则,从设计流程再到此领域对设计师的业务能力的要求,均获得一个清晰的认知,并明确公共空间设计的目标与方法。
1.1环境空间设计的范畴、行业背景
1.2环境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1.3环境空间的特性及设计发展趋势
1.4环境空间设计师的设计素养和职业素质
各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规划及原则
课时目标:通过该章节学习,学生可初步接触公共空间设计知识,了解各空间的构架及基本规律,通过空间的布局分析,掌握构建和布局公共空间的基本方法。
2.1 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3
2.2 办公空间环境的设计4
2.3 餐饮5
2.4娱乐空间环境的设计6
2.5 其它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7
公共空间照明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设计使它可以表现出更加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光环境,体现多样元素,从而增加空间的观赏性与趣味性。根据不同空间类型,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也有所不同。
通过设计使它可以表现出更加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光环境,体现多样元素,从而增加空间的观赏性与趣味性。根据不同空间类型,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也有所不同。
公共空间的室内陈设设计
课时目标: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就是在室内空间进行装饰设计的全部过程,即室内空间的设计人员根据现实特点,结合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使用人员的审美层次等,通过多样化的陈设设计,设计出舒适、艺术、文化等相结合的室内环境。
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就是在室内空间进行装饰设计的全部过程,即室内空间的设计人员根据现实特点,结合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使用人员的审美层次等,通过多样化的陈设设计,设计出舒适、艺术、文化等相结合的室内环境。
材料及施工
课时目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生动的讲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并汲取了国内外近年来的新型材料及其发展与应用,紧跟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适用性强且易于理解,力求拓宽学生视野。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生动的讲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并汲取了国内外近年来的新型材料及其发展与应用,紧跟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适用性强且易于理解,力求拓宽学生视野。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和范畴,通过与家居空间设计的对比清晰地概括了公共空间在空间尺度、形态、个性、装饰、施工等方面的突出特点。为了让学生们对室内空间设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独特的创意思维,在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的讲解中确定了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把握空间设计中适度消费、绿色环保、对材料的循环利用和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等观念。同时了解当代空间设计的信息多元化、体现文化内涵等设计理念。
参考资料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