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育、德育、疗育相融合,同时与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相融合,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把课程打造成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的优质平台,体现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为高校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通过采用课程内容的创造性、融合性构建,将知识传授与美育创新思维培养形成脉络,采用从传递信息为主转向以直接感知、实践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美育实践中倡导实验精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新成果,形成“平台—讲台—展台”为基石的“三台融合”通识美育教学理念;
3.突出设计与商业营销之间的关系,以“互联网+”的形式开发自身的文创品牌及产品,输出形式多样的优质美育文化内容,将美育探索与跨学科创新形成契合,将美育实践与跨学科成果转化形成途径;
4.内外相通的共享资源,课程面向不局限于大学院墙之内,借助灵活度更高的新媒介平台,课程可以打破跨地区、跨文化和跨语言的障碍,将不同的参与者联系起来探讨共同的议题,不断地拓展新的知识信息并吸引学习者介入,同时引入院墙外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从而形成蓬勃自然的美育生态环境系统。
本课程立足本土文化与传统技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育内容,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引领主流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1、观看视频时长20%
2、讨论区留言20%
3、作业与测试20%
4、互评参与度20%
5、考核作品20%
一、经年一梦是红楼
红楼色彩美学与团扇制作
大观园艺术与微景观制作
团扇实践任务
微景观实践任务
二、了不起的城墙
造型艺术与卡包制作
几何美学与翻转画制作
卡包实践任务
三、剪一段民国时光
民国建筑与掐丝珐琅
生活美学与插花技艺
四、树是梧桐树
植物美学与手捧花制作
纹样艺术与禅绕画制作
手捧花实践任务
禅绕画实践任务
五、多大事“鸭”
装饰艺术与藤编包装
食物美学与烘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