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主要研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的法律法规依据、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主要研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的法律法规依据、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能运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知识解决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从事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研究与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监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程序、监管内容、食品生产许可、经营许可认证过程及要求;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监管的依据、监管手段及监管重点。
成绩 要求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及课后作业(20%)
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定期布置课后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
(2)期末考试(80%)
期末进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未达总分5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掌握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概念及监管的内容;2.了解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
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概念;
2.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3.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监督基础
课时目标:1.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依据、手段;2.掌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程序;3.熟悉食品安全监管调查取证及监督文书的撰写。
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食品安全监管依据;
3.食品安全监管手段;
4. 食品安全监管程序;
5.监督调查取证
6.监督文书。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课时目标:1.了解食用农产品基础知识及监管法规体系;2.掌握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内容;3.熟悉食用农产品包装、运输和流通销售的规定。
1.食用农产品监管概述;
2. 食用农产品生产监管;
3. 食用农产品包装、运输、贮存过程监管。
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课时目标:1.了解食品生产许可的概念、范围、条件及审查程序;2.掌握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其相关产品的控制过程;3.了解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人员等控制要求。
1.食品生产许可;
2.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
3.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4.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检验控制;
5.食品生产过程中人员控制。
食品经营环节的监督
课时目标:1.了解食品经营许可制度及法律依据、许可证申请、审查和决定,以及经营许可证管理要求;2.掌握食品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的内容及要求;3.了解网络食品、农贸市场食品、餐饮食品等的日常监管及要求。
1.食品经营许可;
2.食品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
3.网络视频呢经营和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督;
4.餐饮食品安全监督。
特殊食品与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
课时目标:1.了解转基因食品、保健食品、进出口食品、婴幼儿食品、特殊医药用途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强化食品基本概念及特殊性;2.掌握以上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
1.转基因食品;
2.保健食品;
3.进出口食品;
4.婴幼儿食品;
5.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6.新食品原料;
7.食品添加剂;
8.强化食品;
9.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标签及广告的监管
课时目标:1.了解食品标签的功能及要求;2.熟悉我国食品标签监管机构、监管方式以及监管的主要标准;3.了解食品广告监管的法律法规及其监管。
1.我国食品标签的发展史;
2.我国的食品标签监管;
3.食品广告监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1]孙晓红,李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 主要参考书
[1] 王海彦.食品安全监管.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