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核心成份,是其他素质形成的中介。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就是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有效地思考、人格健全、良好情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从疾病应对到健康促进,一个维度是从自助到助人。
本课程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课程分为八讲,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大学生活中的自我意识、情绪困扰、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压力与挫折,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 完整观看视频,满分50分,按照所观看视频长度占总视频长度的百分比算分(请勿倍速播放)。
2. 为理解和巩固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8章内容一共有8个单元测验,每章一个单元测验。每次测验允许尝试 3 次取最高成绩。同学们需在测验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单元测试,该部分满分40分。
3. 参与每一章节后面的讨论题,进行回复和交流,占10分。系统默认只有“课堂交流区”这个板块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想要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 中回帖的数量总共达8条及以上。
总分 100 分。
张厚架, & 王晓平. (1985).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手册.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 14
戴维·伯恩斯. (2014).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科技文献出版社
胡凯. (2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湖南人民出版社,76-95.
胡凯等(20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张洪涛等(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马歇尔・卢森堡, 卢森堡, 阮胤华. (2009). 非暴力沟通. 北京:华夏出版社.
维克多·弗兰克尔.(2010). 活出生命的意义. 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