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应用电化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9月04日 ~ 2022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应用电化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化学理论基础、电催化过程、化学电源、金属的表面精饰、无机物的电解工业、有机物的电解合成、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电化学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目学习,运用数学、物理的有关理论、方法,解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涉及电化学应用领域内有关金属腐蚀、金属电沉积及化学电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应用电化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化学理论基础、电催化过程、化学电源、金属的表面精饰、无机物的电解工业、有机物的电解合成、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电化学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目学习,运用数学、物理的有关理论、方法,解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涉及电化学应用领域内有关金属腐蚀、金属电沉积及化学电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总体目标:

根据应用化学专业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专业毕业要求的12条具体指标点建立了《应用电化学》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应用电化学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高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方式,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应用电化学知识的能力,具备应用电化学知识进行测试和分析的能力。同时面对服务区域经济的考量,基于当地电化学产业的需求,具有有一定实践能力,具有和当地电化学产业对接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应用电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课程目标2:使学生掌握利用电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电化学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具备进一步阅读电化学相关文献和专著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科研技巧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安全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授课目标

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课堂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或课堂测试)和结课考核。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结课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和总成绩均为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和结课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40%、60%。该考核方式将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能科学合理地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考察。

课程大纲
第1章 电化学理论基础
1.1 电化学体系的基本单元
1.2 电化学过程热力学
1.3 非法拉第过程及电极/溶液界面的性能
1.4 法拉第过程和影响电极反应速度 的因素
1.5 物质传递控制反应绪论
1.6 电化学研究方法介绍
第2章 电催化过程
2.1 电催化原理
2.2 氢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2.3 氧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2.4 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第3章 化学电源
3.1 概述
3.2 一次电池
3.3 二次电池
3.4 燃料电池
第4章 金属的表面精饰
4.1 金属电沉积和电镀原理
4.2 电镀过程
4.3 金属的阳极氧化
4.4 电泳涂装技术
第5章 无机物的电解工业
5.1 概述
5.2 氯碱工业
5.3 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电合成
5.4 锰化合物的电解合成
5.5 电解法生产过氧化氢
5.6 水的电解
第6章 有机物的电解合成
6.1 概述
6.2 有机电合成的若干发展方向
6.3 己二腈的电解合成
6.4 四烷基铅
6.5 糖精
6.6 苯二酚
6.7 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氟化
6.8 均匀设计法在有机电化学合成工艺中的应用
6.9 国外有机物电解合成研究动向
第7章 电化学传感器
7.1 概述
7.2 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
7.3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第8章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8.1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意义
8.2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8.3 腐蚀电池
8.4 电势-pH图及其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
8.5 金属的电化学防腐蚀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杨辉,卢文庆.应用电化学[M],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1陆天虹.电化学丛书:能源电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2、贾梦秋,杨文胜.应用电化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肖友军,李立清等.应用电化学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4、杨绮琴,方北龙,童叶翔.应用电化学 [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5、谢德明,童少平,曹江林.应用电化学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6、陈艳霞,夏兴华,蔡俊译.电化学[M]. 化学工出版社,2004.(原著作者:Carl H. Hamann 、Andrew Hamnett 和Wolf Vielstich)

7、邵元华,朱果逸,董献堆等译.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第2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原著作者:阿伦.J.巴德,拉里.R.福克纳[美])

(三)教学资源

1、宜春学院《应用电化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icourse163.org)

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YCXY-1450697166?tid=1451123443


2、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电化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JTU-1206496806


黄淮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刘大勇

刘大勇

副教授/博士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