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会馆文化概论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09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中国会馆文化概论》是一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讲授的通识课程。会馆,是“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供“聚会、寄寓”的“馆所”。中国的会馆源起于明朝,至清代发展鼎盛,衰微于民国。中国会馆是明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产物,是综合性、开放性很强的建筑类型。中国会馆不仅是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精品,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 本课程通过讲授中国会馆历史沿革、地理分布与特点,解读会馆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包括会馆与商业文化、信仰文化、会馆与教育、会馆与戏曲传播等)、赏析会馆建筑艺术,让学生了解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社会史、商业史、经济史和会馆建筑概况,达到激发学生了解、热爱、传承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
《中国会馆文化概论》是一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讲授的通识课程。会馆,是“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供“聚会、寄寓”的“馆所”。中国的会馆源起于明朝,至清代发展鼎盛,衰微于民国。中国会馆是明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产物,是综合性、开放性很强的建筑类型。中国会馆不仅是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精品,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 本课程通过讲授中国会馆历史沿革、地理分布与特点,解读会馆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包括会馆与商业文化、信仰文化、会馆与教育、会馆与戏曲传播等)、赏析会馆建筑艺术,让学生了解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社会史、商业史、经济史和会馆建筑概况,达到激发学生了解、热爱、传承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由农根文明向商业文明转型的产物。会馆承载着这段特殊的社会历史,学习中国会馆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一是可以管窥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商贸发展变迁;同时可了解商人如何将儒家文化与商业结合,对会馆进行管理运作;还可赏析明清商人营建的美轮美奂的优秀会馆建筑,获得审美的提升。
  •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      这门课介绍中国会馆这个组织如何创立、发展和衰落的进程;分析会馆的创建者——“中国商帮如何借助会馆组织立足、发展和壮大;赏析各大商帮营建象征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会馆建筑艺术。
  •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获得三个方面的帮助:一是可丰富同学们历史人文知识,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二是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从会馆商人在经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苦、开拓进取,诚信经营、扶危济困、包容变通的优秀品质中,学习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三是通过对会馆建筑艺术的赏析,还可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
  •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      学科融合是本门课程的鲜明特色。本课程涉猎中国明清及近代社会史、商业史、航运史等史学知识,还涉及商业文化、儒家文化、戏曲文化、信仰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跨越建筑学科相关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各学科知识融合贯通,角度独特,使得本课程趣味盎然。在讲授方法上灵活多样,有深入剖析、丰富的案例、可激发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意识和精神。
  •    
授课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会馆的定义、类型、功能、分布、发展沿革等,让学生了解掌握会馆的基本知识以及会馆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会馆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同时为下一步学习掌握会馆的文化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2:学习了解中国会馆的各大商帮的文化、会馆商人的信仰文化、会馆戏曲文化等,剖析会馆商帮的深度文化心理,了解他们在农耕文化时代创建了商业版图时的智慧、品德、开拓创新精神以及文化品味,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商帮所创造出来的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课程教学目标3:学习了解会馆的建筑功能布局、空间特点、建筑艺术风格以及建筑技术成就,掌握会馆作为建筑文化的特征,具备建筑艺术审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建立起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 理解中国会馆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中国会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和过程,使学生通过会馆这个独特视角,管窥中国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商业、交通等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国会馆社会功能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即:中国会馆从初期联络乡情,逐步发展到有组织地在重大节日开展活动、举办庆典,增强内部凝聚力;对内维护同乡利益,调解纠纷,联络乡谊;对外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制定商业规则,交流商情商务,使得会馆和商帮在明清社会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成为明清和民国时期地经济和社会重要的力量。
1.1.中国会馆的产生、发展与衰落
1.2. 中国会馆的社会功能——祀神、合乐
1.3 中国会馆的社会功能——义举、公约
中国会馆的文化
课时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会馆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如信仰文化、商业文化和社会整合等。同时,详细解读中国会馆的神灵崇拜特点、会馆对地方戏曲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会馆商人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
2.1 会馆的信仰文化、商业文化和社会整合
2.2 会馆与神灵崇拜
2.3 中国会馆与戏曲传播
2.4 中国会馆与教育
中国会馆与商帮文化
课时目标: 明清会馆是由同籍、或同业的商人团体集资建造的。伴随着山陕商帮是明清时期山西和陕西商人集团的合称,是明清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以经营盐、、粮、布、绸等商品,开设典当业、金融票号业为主,还开创了地跨中欧的“万里茶道””。本章内容介绍山陕商帮的经商特点和商帮精神。
3.1.山陕商帮经营特点与商帮精神
3.2.徽州商帮经营特点与商帮精神
3.3 江右商帮经营特点与商帮精神
3.4 黄州商帮经营特点
3.5 黄州商帮的文化与商帮精神
3.6 山东商帮与商帮文化
中国会馆的建筑特色
课时目标: 会馆建筑是由客居异地的商人组织自发建造、自我管理的综合性公共建筑。会馆建筑规模宏大,在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装饰及建筑技术等方面,达到很高水平,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会馆建筑往往成为明清城市中地标性建筑,对城市格局,城市空间和景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4.1. 中国会馆建筑的地域特色
4.2 中国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
4.3 中国会馆的建筑组成
中国会馆的价值
课时目标: 中国工商会馆是明清经济与社会历史的缩影,它承载着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与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本章重点介绍会馆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以及我们对会馆应该如何妥善的保护与利用。
5.1 中国明清会馆的价值及其保护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M]. 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1966.

[2]王日根中国会馆史[M]. 东方出版中心, 2007.

[3]张平乐,李秀桦襄阳会馆[M].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01

[4]周均美谷彦芬王熹中国会馆志[M]. 方志出版社, 2002.

[5]何智亚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M]. 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2006.

[6]赵逵邵岚山陕会馆与关帝庙[M]. 东方出版中心, 2015.

[7]王俞现中国商帮600[M]. 中信出版社, 2011.

[8]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M]. 商务印书馆, 2006.

湖北文理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张平乐

张平乐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