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定位于启发对科学和人文的思考,使学习者能从潜意识中客观地评价科学,理解人文现象,尊重人文文化,启发对科学方法的认知,能够理解科学和人文在原点性知识,在思维方法上的同一性,理解科学与哲学的不可分割性,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基础。
课程尝试通过十讲、二十个短视频,按照理解科学,欣赏科学和热爱科学的路线分析科学和人文的和而不同关系,引发学习者的思考。分析好奇心对科学的重要性,从哲学的角度讨论科学和人文的关系,讨论科学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科学的弱点,分析两种文化,讨论科学和人文渐行渐远的原因,分析两个科幻片,欣赏科学和人文的融合之美,讨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讨论人文的思维方式和关注对象,讨论科学的伦理和价值观,讨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讨论科学成果和科学家的评价。
课程是一门研究型的讨论课,课程结束之后,学习者能够养成终身关注科学、追寻科学和欣赏科学的习惯。
课程计分满分100分,分配比例为:视频完成度20%,单元作业20%,期末考试60%。
(1)视频完成度20%:获取满分的学生需要在【课件】中参加老师发布的视频学习(考核个数及时长)。
(2)作业20%:学生需要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撰写作业。
(3)期末考试60%:包括一个自选题目的大报告,学生根据主题撰写一篇论文,论文可以在课下撰写,在设定的考试时间内提交。
开课说明(本章内的承诺书必须回复,不参与回复成绩取消) 开课说明
开课说明
诚信学习承诺书(进入答题)
第1讲:科学和人文的关系
1.1 科学和人文的关系
1.2 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1讲单元作业
第2讲:科学和人文的融合--科幻片赏析
2.1 《星际穿越》中的爱和孤独
2.2 《超体》中的存在和证明
第2讲单元作业
第3讲:科技史反思
3.1 我们为什么能成为优胜者-历史的智慧
3.2 科技史上的负面事件-科学需要被约束
第3讲单元作业
第4讲:如何评价科学和科学家
4.1 如何理解和评价科学--科学的价值
4.2 如何理解和评价科学家--科学家精神
第4讲单元作业
第5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5.1 科学家是怎么练成的
5.2 如何完成一个科学过程
第5讲单元作业
第6讲:科学伦理和价值观
6.1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6.2 学术不端
第7讲:科学素养
7.1 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养成
7.2 好奇心--人类进化的源泉
第7讲单元作业
第8讲:人文的思维方式
8.1 科学和人文的和而不同
8.2 人文的关注对象
第8讲单元作业
第9讲:科学和人文渐行渐远
9.1 科学和人文为什么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 江晓原. 科学反思: 两种文化.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年
[2] 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7年
[3] 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 卢允中等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9年
[4] 江晓原. 科学史十五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5] 汪建平, 闻人军. 中国科学技术史纲(修订版).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6] 中国科学院. 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7] 萨特. 存在与虚无 (修订译本). 陈宜良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14年
[8]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 陈嘉映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年
[9] 达尔文. 物种起源. 舒德干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
[10]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苗力田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1]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石冲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年
[12]柏拉图. 理想国. 郭斌, 张竹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年
参考电影:
[1](法) 吕克·贝松执导.《超体(Lucy)》.2014年
[2](法) 雅克·马拉特.《智人(Homo Sapiens)》.2005年
[3](英)BBC.《细胞(Cell)》. 2009年
[4](美) 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年
[5](美) 克里斯托弗·诺兰.《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年
[6](美)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人工智能(AI)》.2000年
[7](美) 邓肯·琼斯.《源代码(Source Code)》.2014年
[8](美) 埃里克·布雷斯, J·麦凯伊·格鲁伯.《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