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3月03日 ~ 2024年07月05日
学时安排: 1.5-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4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生产要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数据法的逐渐体系化亦是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法学理论研究不断系统完善的必然结果,未来必将成为主流法学学科。青年学子应当勇立时代潮头,永怀赤子之心,在攀登法学高峰中追求卓越,踏上新兴法学学科学习的新征程。
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生产要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数据法的逐渐体系化亦是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法学理论研究不断系统完善的必然结果,未来必将成为主流法学学科。青年学子应当勇立时代潮头,永怀赤子之心,在攀登法学高峰中追求卓越,踏上新兴法学学科学习的新征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数据法》课程依据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效整合了大数据法律与实务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由我国数据法学科的先行者、首个受聘于广西区块链与大数据法治战略岗位的法学八桂学者齐爱民教授领衔,由胡丽副教授、陈星副教授、张云杰副教授、齐强军博士、盘佳博士、张默博士、黄捷博士、邢晶晶老师等共九位授课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团队遵循“从数据到资产再到权利”的逻辑思维,对数据法的基本概念与渊源、全球主要国家数据战略、数据法的产生、数据法的基本理念、数据法的体系与基本原则、数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数据法律关系与数据法律行为、数据权、侵害数据权的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讲授,旨在构建数据法体系。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结合立法政策、社会热点和学者研究动态等丰富资源,为学生学习数据法提供前沿的认识视角和全新的思考空间。


授课目标

1.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数据法基本理论、数据相关权利和侵害数据权的责任等数据法律基础知识;

2.锻炼学生数据法学逻辑思维,并能运用数据法相关理论来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数据个案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拓宽思维深度和广度;

3.使学生了解数据法基本理论和数据法前沿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滋养学生家国情怀,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数据法律人才。

成绩 要求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成绩共有4个部分组成:

1.课堂讨论(10%):获得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与老师发起的讨论,回帖的数量总共达到4条及以上。MOOC平台默认只有“课堂交流区”部分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与相应讨论题目,以培养分析、思辨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2.章节测验(30%):章节测验为客观题,含单选、多选和判断题,全面检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章节作业(10%): 章节作业为主观题,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进过调研和分析,填写书面作业,全面检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章节作业在完成并提交后需要同学们互评,只有成功提交自己的作业后,才能参与作业互评,互评最少分数为5份,如果未参与互评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请同学们注意作业截止时间、互评开放时间和互评截止时间,不要错过作业提交时间和互评时间。

4.期末考试(50%):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共50分。系统检测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证书。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数据法的概念与渊源

第一节 数据法概念、分类及性质

第二节 数据权的特征、作用与渊源

第二章 全球主要国家数据战略概览

第一节 全球主要国家数据战略

第二节 中国国家数据战略

第三章 数据法的产生

第一节 数据法的产生

第二节 数据法形成的历史背景之传统网络

第三节 数据法形成的历史背景之区块链网

第四节 数据法的组成

第五节 中国数据立法概述

第四章 数据法的基本理念、宗旨与保护水平

第一节 数据法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第二节 数据保护水平与中国主张

第三节 欧盟立法保护模式与保护水平

第四节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与保护水平

第五章 数据法的体系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数据法的体系与基本原则概说

第二节 数据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六章 数据

第一节 数据的概念

第二节 数据的法律特征和分类

第七章 数据法律关系和数据法律行为

第一节 数据法律关系

第二节 数据法律行为

第八章 数据权

第一节 数据权概述

第二节 数据主权

第三节 个人信息权

第四节 数据财产权

第五节 知情权

第六节 数据接近权

第九章 侵害数据权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数据侵害行为及侵犯数据主权的国际法责任

第二节 行政数据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数据侵权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四节 数据犯罪的刑事责任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数据法》课程适合于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对数据法律和新生事物具有探索精神,且具备基础法学理论和数据规则意识、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学生,尤其适合法学、知识产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

参考资料

专著类

1.齐爱民著.数据法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齐爱民著.信息法原论——信息法的产生与体系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杨合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释义[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

4.龙卫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

5.张新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何渊主编.数据法学——数据法的多维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7.吴伟光主编.网络、电子商务与数据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8.施特凡妮·戈尔,梅兰妮·施图尔姆,芭芭拉·维尔德译.网络电子商务与数据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论文类:

1.齐爱民,盘佳.数据权、数据主权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1):64-70+191.

2.齐爱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学者建议稿[J].河北法学,2019,37(01):33-45.

3.齐爱民,张哲.识别与再识别: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与立法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2):119-131.

4.齐爱民.论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法律综合保护的完善——以《网络安全法》为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108-114.

5.齐爱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建议稿[J].法学杂志,2014,35(10):8-21.

6.叶名怡.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J].法学研究,2018,40(04):83-102.

7.任颖.数据立法转向:从数据权利入法到数据法益保护[J].政治与法律,2020(06):135-147.

8.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J].中国法学,2015(03):38-59.

9.范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J].环球法律评论,2016,38(05):92-115.

10.程啸.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J].中国社会科学,2018(03):102-122+207-208.

11.齐爱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8(04):15-33.DOI:10.16494/j.cnki.1002-3933.2008.04.011.

12.雷磊.数据法学的学科定位与培养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0-27(8).

 

立法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文链接:

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8/20/c_112778155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全文连接:

https://www.xinhuanet.com/2021-06/11/c_1127552204.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文连接:

    https://www.cac.gov.cn/2016-11/07/c_1119867116.htm


广西民族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齐爱民

齐爱民

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院长

胡丽

胡丽

副教授

陈星

陈星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