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7年09月27日 ~ 2017年09月28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34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愈演愈烈,战乱连绵、动荡不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守望相助,共有家园和谐壮美。原因之一,在民族理论政策与国情的差异。通过本课程,你将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事业的方针政策及其国情根源,领悟中华复兴伟业的民族大义,从而自觉加入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和壮”之旅。
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愈演愈烈,战乱连绵、动荡不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守望相助,共有家园和谐壮美。原因之一,在民族理论政策与国情的差异。通过本课程,你将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事业的方针政策及其国情根源,领悟中华复兴伟业的民族大义,从而自觉加入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和壮”之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在中央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框架内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问题的讲话内容,构成12个专题。每专题下设4~5讲微课,加上导言和结语各一讲,共有微课56讲。这56讲微课,每一讲都与中国梦息息相通,每一讲都是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的微言大义,故而统称“民族大义56讲”。它的前身是在“民族大义12和”课堂实录基础上切分的107个知识碎片,2013年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打资源上传,同时配以“习研演练”翻转课堂,形成本校最初的“私播课”。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2015年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重新设计拍摄,初为校内四人版的“民族大义56讲”,在“私播课”中持续刷新。现在推出的已是11所高校25位同行联袂主讲的升级版,希望通过更多志同道合者参与刷新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民族大义56讲”。

  在大规模在线学习环境里,学习者可以直接通过在线认证,通过认证则可以申请参与刷新。 无论如何刷新,“民族大义56讲”的根本宗旨不变,基本格局不变。其根本宗旨就是: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以壮勇开创祖国的明天。其基本格局就是“民族大义56讲”构成的以下12个专题: 1、生成于中国本土的民族概念;2、民族历史范畴及其族性规律;3、我们所处历史阶段的族性国情;4、国家治理视角的民族问题概念; 5、依法保障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6、守望相助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7、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  9、 加快发展民族文化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  10  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1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2、担当民族大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在这12专题的框架内,以不断刷新的56讲引导习研演练,构成具有讲习性质的课程。


授课目标
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其制定的依据,为自觉贯彻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民族进步繁荣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成绩 要求

分值比

课程测验:30%

作业:20%

讨论:10%

期末考试:40%


成绩

合格:60≤得分<85

优秀:85≤得分


课程大纲

讲习入门
第1讲 民族大义:守望共有家园的根本信念
        我们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内各民族就像家中的男女老幼
        天堂和地狱同挨着家中那一口锅
        差别在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民族观

第一专题、历史生成于中国本土的民族概念
第2讲  民族概念:出自中国本土的特优资源
        古代中文民族概念先于西方上千年
        西方民族定义捆绑着现代国家概念  
        古典中文的民族概念认识更为深切
        古文“民”“族”整合的历史印记
        多元一体格局确定了我国民族概念      
第3讲  族性特征:就像五声音阶随指成心曲
        历史渊源(宫)
        生产方式(商)
        语言(角)
        文化(徵)
        风俗习惯(羽)
        心理认同(弹琴之手)
第4讲  宗教影响:由于认同和信仰的相互缠绕
        民族和宗教是两个有关联的不同范畴
        宗教在我国的传播及各族民众的信仰
        宗教信仰自由与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望
第5讲  民族识别:实事求是确认五十六族成份
        三个历史阶段
       调查研究协商确认
        民族概念中国化

第二专题、民族历史范畴及其族性规律
第6讲  原生民族:在氏族部落瓦解后实现重组自然有复合性
        人类最初的族性形态是蒙昧的原始群
        随着母系血缘的纽带生成最初的氏族
        氏族公社随着胞族的产生而逐渐形成部落
        部落和氏族制度瓦解形成原生民族和国家
第7讲  次生民族:在民族过程中交融聚合也都必然有一体性
        民族过程始终存在交往交流与交融
        交往交流交融长伴同化异化与涵化
        次生民族的一体性出自交融聚合
        中华民族格局凸显了这种一体性
第8讲  民族上限:从部族之争看近代舶来狭义民族的片面性
        苏联专家的“汉部族”概念引发争议
        民族事业需要倒逼悬案解决
        协同攻关解决十年悬案
        民族范畴的上限在原始社会末期
第9讲  民族下限:历史上的交融聚合不等于民族的最终消亡 
        史上交融聚合并非民族范畴的最后终结
        民族范畴的下限在阶级国家消亡之后

第三专题、我们所处历史阶段的族性国情
第10讲 繁荣发展:民族范畴的社会主义阶段特征
        历史规律决定社会主义阶段各民族繁荣发展
        族性发展规律决定社会主义族性将持续再生
        共同因素不断增多和一特双差长期存在
第11讲 共同因素:交融发展中的族性再生基础
        共同因素增多并不意味族性区别因素减少
        共同因素增多有利于民族社会的族性再生
第12讲 一特双差:随民族发展的规律持续再生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
        民族发展上的差异也将长期存在
第13讲 族性国情:统一多民族是我国特色优势
        统一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
        统一多民族是我国一大优势
        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不应把多民族当作“包袱”


第四专题、国家治理视角的民族问题概念

第14讲 民族问题:观念变迁一如月相有阴晴圆缺

        “残月”: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新月”:民族问题就是民族矛盾问题
        “满月”:民族问题有“两包括五共性”
第15讲 自身发展:拨云探月察民族问题族内元素
        民族发展一但成为社会问题就具有民族性
        民族自身发展问题与民族工作有重大关联
        在共同团结奋斗中解决各族自身发展问题
第16讲 三大关系:民族问题转换生成的敏感领域
        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方面的问题
        民族语阶级之间关系方面的问题
        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方面的问题
第17讲 五个共性: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系统特征
        基于民族意愿的普遍性
        伴随民族过程的长期性
        沉浮幻化的复杂性
        奇异连锁的国际性
        关乎大局的重要性

第五专题、依法保障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18讲 各族一律:我国民族平等的若干特征
        宪法的基本原则
        权利广泛而真实
        权利彻底而完整
        民族政策的基石
第19讲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国家特别关心人口较少民族
        扶持政策体现民族平等意愿
        做好扶持工作的关键在领导
第20讲 家有家规: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高效的民族法治实施体系
        建立严密的民族法治监督体系
        形成有力的民族法治保障体系
第21讲 神圣义务: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法尊严
        权利和义务理应统一
        知法学法懂法手法
        培育良好的法律意识
        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第六专题、守望相助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第22讲 族依族性:顺规律推进交融共乐
        正确认识民族交融
        切实尊重民族差异
        逐步缩小发展差异
第23讲 全民创建:团结进步活动与时代同行
        各族人民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依时表彰已成国家法定活动
        继续全面深入持久推进创建
第24讲 有序嵌入:协力外来族众搞好城市位育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趋势
        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努力实现跟流出地对接
        着力搞好社区服务管理
第25讲 以心换心:全社会协力融洽民族感情
        重团结聚人心是优良传统
        近些年已出现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
        应特别关注三个重要群体

第七专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6讲 两个结合: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统一和族区自治相结合
        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第27讲 把握关键: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是为团结更是为发展
        加快发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内容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牢牢把握关键任务
第28讲 只增不减: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绵绵用力
        针对新阶段普遍问题出台新的支持政策
        新阶段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的原则性要求
第29讲 全面协调:以差别化支持政策确保同步小康
        民族地区建设小康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发挥三个积极性形成良好机制与合力
第30讲 优先布局:着力提升民族地区的产业层次
        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依差别化支持政策确保同步小康

第八专题、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
第31讲 盘活资源: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
        党和国家方针一贯
        继续支持做大做强
第32讲 保护生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基本国策
        治理与开发并举的战略任重道远
        加强生态保护必须依靠综合整治
第33讲 扶贫攻坚:以精准战略决战决胜主战场
        民族地区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精准战略全面决战决胜
第34讲 边疆建设:放眼世界棋局搞好开放开发
        一盘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棋
        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构成新棋局
第35讲 咬定青山:切入根源解决共同发展问题
        打通“大通道”和“毛细血管”
        截断民族地区缺水的“穷根”

第九专题、 加快发展民族文化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
第36讲 民族教育:夯实团结进步事业的共同基础
        发展民族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民族教育
        深化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
第37讲 民族文化:崇创造尚创新推进转化和发展
        首席要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找双创动力
第38讲 公共文化: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服务体系
        加快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注重加强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第39讲 社会保障:编织民族地区民生兜底安全网
        支持族区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稳步提高各族人民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支持族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40讲 医疗卫生:改善族区条件兼顾传承和发展
        改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
        支持民族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第十专题、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第41讲 关键大事:做好民族工作离不开民族干部
        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中的桥梁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实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42讲 三个特别:高标准打造民族地区干部队伍
        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
        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
        热爱各族群众情感特别真挚
第43讲 选贤任能:让政治过硬的民族干部挑大梁
        让政治过硬的民族干部挑大梁是党的一贯方针
        挑大梁有利于更好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努力开创新局面让优秀民族干部当主管挑大梁
第44讲 战略任务:开发和应用民族地区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是民族地区全面和谐发展的长久动力
        民族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45讲 重在落实: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的建设人才
        党对人才资源的领导必须落实倒实处
        民族地区的差别化政策要落实到实处
        用人育人环境的改良必须落实到实处

第十一专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第46讲 五个并存:现阶段民族工作环境新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族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水平低并存
        支持力度加大和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
        “三交”趋势增强和涉族元素纠纷上升并存
        反“三力”收效和局部地区暴恐多发并存
第47讲 道路自信:通过八个坚持走向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依法治国
第48讲 工作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
        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展史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第49讲 守望相助:加强民族团结的政策目标
        坚守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
        通过四共六互增进手足同胞之情
第50讲 一体复兴: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目标
        走向一体复兴的两个百年共同理想
        确保目标实现的五个发展科学理想

第十二专题、担当民族大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家园
第51讲 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
        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
        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52讲 维护主权:反对外来势力插手我国民族事务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一些“人道主义干预”实质上是强权霸道
        坚决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干预我国内部事务
第53讲 四个全面: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第54讲 五个认同:解决民族问题的精神保障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55讲 凝聚国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凝聚与彰显
        遵循规律举国旗防止和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践行核心价值观推进“三交”增强凝聚力

结课陈情
第56讲 精诚研习:民族大义修养重在自我位育
        齐家和族共圆国梦的民族大义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自我位育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概念

(5)跨境民族与中外历史知识


参考资料

《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龚永辉著  民族出版社  2014年

《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 龚永辉主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12年

《民族意识调控说》龚永辉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8年


广西民族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龚永辉

龚永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