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国际贸易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7月1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是依托国家级精品课课程资源建设的校内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本课程是依托国家级精品课课程资源建设的校内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际贸易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宏观协调机制和贸易发展动态为对象,从宏观角度论述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向。

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了解国际贸易领域的诸多国际规则,以及客观、科学的看待和剖析国际贸易领域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将来从事国际经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历程;能够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能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能够熟悉WTO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所学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看懂读懂国际贸易相关时事新闻;能够应用所学国际贸易理论,较为客观分析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外贸发展道路和规律;能够独立思考,尝试分析当下国贸相关热点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课程,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价值观和贸易观:开放、合作、包容;使学生理解国际经贸现象的成因及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以及国际竞争中的中国优势和处理时代困境的中国智慧;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经贸领域发展的对比,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领会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入理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精神内核。

成绩 要求

本课程综合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占40%,结果性考核占60%。结果性考核采用期末笔试成绩。过程性考核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课程两部分。线上学习方面,主要通过线上观看课程视频及其他课程资源、完成单元测验和作业、参与课程讨论等环节进行评价;线下课堂方面,从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发言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来评价。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讲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熟悉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通过讲述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辉煌历程,并结合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绩,展示“文化自信”,做到“四个自信”。
1.1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1.2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讲述国际分工的历史和发展情况,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分工的不同阶段特点和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能够简单分析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通过关注外贸热点,分析不同国际环境下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变化和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结合中国疫情期间中国政府的系列措施,“六稳”“六保”,体现“制度自信”。
2.1 国际分工概述
2.2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中国国际贸易的总体情况,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弄清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国际贸易常用的统计指标,并尝试分析日常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的意义。通过梳理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内涵,以及当前第一贸易大国地位的现状以及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自己的青春梦。
3.1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3.2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及概念
3.3 国际贸易常用统计指标及概念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系统了解和掌握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演进脉络和各种理论产生背景、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论点,并能对每种理论做出客观评价。通过学经典理论,进行科学评价和比较,体会求真务实、钻研探索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调“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鼓励学生们不论是否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都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来强大自己。只要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4.1 绝对优势理论
4.2 比较优势理论
4.3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4.4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贸易保护理论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要求系统了解和掌握保护贸易理论的演进脉络和各种理论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论点,并能对每种理论做出客观评价。通过各国干预贸易及其手段的选择总是站在本国利益立场的,是以解决本国面临的经济问题或经济困难而提出来的,是谓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通过分析不同国家贸易保护政策出台的背后原因,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国家正当贸易利益的重要性。
5.1 贸易保护理论的演进
5.2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5.3 凯恩斯的新重商主义
5.4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5.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5.6 主张贸易保护的其他论点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的内容及相关概念;掌握国际贸易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概念、测度、产生原因及理论基础;掌握国家竞争优势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发展阶段。通过国外产品和国内产品在核心竞争力的比较,体会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意义,思考中国企业的成功和失败之路,体会创业和守业的艰难,进一步激发扎根基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1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6.2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6.3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6.4 产业内贸易理论
6.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关税措施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掌握关税的概念、性质,作用和分类;了解海关通关手续;通过图形分析关税的经济效应。通过分析我国主动大幅减免关税的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姿态和贡献;通过了解中美贸易战的产生、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国际贸易发展方向和全球化动态。能切实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清楚时代赋予我们的民族使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7.1 关税概述
7.2 关税的种类
7.3 关税的征收
7.4 关税的经济效应
7.5 关税的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
7.6 我国的关税制度
非关税壁垒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了解非关税措施形成的原因;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其作用;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通过以最新的非关税壁垒一一美国知识产权壁垒为例阐明其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认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使命感。
8.1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与分类
8.2 数量限制措施
8.3 技术性贸易壁垒
8.4 环境贸易壁垒
8.5 其他非关税壁垒
8.6 我国的非关税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认识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原则;了解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了解中国的入世进程。通过了解中国入世的艰难,理解WTO规则体系的缺陷,加深认识中国在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和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大国担当,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9.1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
9.2 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9.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9.4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
9.5 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概况;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等是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体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
10.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发展原因
10.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及理论
10.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10.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10.5 我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新发展
课时目标:本章要求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分类及特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框架等问题;了解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以及我国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我国的服务贸易持续逆差的现象数据,中国跨国企业在部分西方国家遭受歧视的相关案例,向学生呈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强危机意识,产生时不我待、奋发图强的责任感,坚定新业态对外贸易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职业信念。
11.1 国际服务贸易
11.2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同学即可修读本课程。

修读对象为本科学生,本课程先修课程包括专业导论、政治经济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等,是后续专业课程的桥梁。


 

参考资料

推荐自学参考书:

1.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董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月。

2.《国际贸易》,薛荣久,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165月。

3.《国际贸易学》,韩玉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5月。

4.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

5. 《国际贸易学》,徐松,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7月。

常见问题

1.国际贸易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生活与国际社会已经密不可分。学习国际经贸知识是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全球化的需要。我国目前参加和组织的国际经贸活动越来越多,比如,20147月份中美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11月份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12月份我国加入WTO十三周年,等等。这些活动表面看属于国家层面的事情,其实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这些活动所制定的国际规则在影响着、约束着和规范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

2.本课程慕课的教学大纲怎么与传统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一致呢?

为适应慕课的教学特点,本科课程将传统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进行梳理,将各个章节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各个知识点展开进行课程讲授。

3.参与讨论如何计分?

只有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讨论才能计分,以学生在课堂交流区有效回复老师发起的讨论贴数量进行考核。学生有效回帖后,系统自动计分并合算进总成绩。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福建商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陈敏

陈敏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