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课程内容依循着茶园- 茶杯、 茶叶-茶业,结合三茶(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发展需求,探讨培育具有“五商 ”品质的新商科人才,即以茶为介,通过识茶辨茶、泡茶品茶等系列过程,以茶明理,达至博学多才,提高智商;以茶雅志,散发魅力人格,锤炼情商;以茶会友,明晰知人识人,炼就悟商;以茶养性,无止毅力拼搏,锤炼毅商;以茶
修德,懂得境界舍得,获得道商。
课程内容依循着茶园- 茶杯、 茶叶-茶业,结合三茶(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发展需求,探讨培育具有“五商 ”品质的新商科人才,即以茶为介,通过识茶辨茶、泡茶品茶等系列过程,以茶明理,达至博学多才,提高智商;以茶雅志,散发魅力人格,锤炼情商;以茶会友,明晰知人识人,炼就悟商;以茶养性,无止毅力拼搏,锤炼毅商;以茶
修德,懂得境界舍得,获得道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茶艺与茶文化作为专业选修课,通过对中国茶的全面系统了解和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徜徉在茶海中“学知识、学技艺、学做人”,以茶敬客、以茶雅志、以茶明理、以茶修德,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多元思维。
茶文化,作为中国农业经济、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符号之一,是一千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文化媒介。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课程内容包括:熟悉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民族饮茶习俗,了解茶叶栽培、种植、分类、加工工艺、品质特征与产业发展情况,能够以“茶叶大世界观”的思维方式来认知“国饮”。学生能够识茶辩茶,看茶泡茶,说茶享茶;熟练掌握常见茶类的冲泡技艺,并能够进行茶艺编创与演示;结合茶文化知识,讲好中国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厚植行业情怀和家国情怀,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授课目标
茶是天之灵物,地之仙骨,健康之饮!中国茶道是制茶泡茶的技术之道,是传承文明的礼仪之道,更是怡养心灵的修身之道。通过对茶道的历史文化和茶叶科学知识教学,让人们对“茶道”有个正确认识和理解。初步了解选水择器、茶叶泡饮、茶道礼仪等基本技术规范,同时引导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概述
课时目标:掌握茶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国茶文化对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了解茶在中国的起源及发展,茶叶的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通过对茶文化历史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指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 茶树的起源与形态
1.2 茶的分类与传播
1.3 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茶文化起源与发展
课时目标:通过讲解茶的发现与利用,掌握中国茶文化发展脉络,理解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1 茶文化萌芽
2.2 茶文化出世
2.3 茶文化大行
2.4 茶文化衍变
茶叶品质
课时目标:阐述品种、环境、栽培、制作、采摘时间、环境等要素作为茶叶的选购依据;茶叶的储存方法。能够说出茶叶变质的原因与不同地区茶叶储存的方法。具备识茶辨茶的能力,养成科学严谨的务实态度。
3.1 认识六大茶类
3.2 茶叶选购技巧
3.3 茶叶贮存保管
茶艺基础
课时目标:了能够说出茶叶冲泡的基本要求与茶具的分类与特点,了解泡茶用水的分类及每一种茶类所特定的泡茶用水要求。能够说出茶艺师的基本素质与工作要求;具备茶艺师的修养,熟练运用茶艺礼仪;具备茶艺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严谨务实、吃苦耐劳、耐心细致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
4.1 茶器选配
4.2 用水讲究
4.3 茶道礼仪
茶艺实践
课时目标:了能够说出茶叶冲泡的基本要求与茶具的分类与特点,了解泡茶用水的分类及每一种茶类所特定的泡茶用水要求。看茶泡茶,泡出一杯高质量的茶汤。具备初级茶艺师的职业素养与茶艺技能,通过合乎情宜的茶艺礼仪,感受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具备与人为善、待人真诚的美好品质和人格魅力。
5.1 绿茶品质特征
5.2 绿茶玻璃杯冲泡技艺
5.3 白茶、黄茶品质特征
5.4 名优茶冲泡技艺
5.5 红茶品质特征
5.6 盖碗冲泡技艺
5.7 乌龙茶标准茶样品质特征
5.8 紫砂壶单杯冲泡技艺
5.9 台湾乌龙、黑茶标准茶样品质特征
5.10 紫砂壶双杯冲泡技艺
5.11 老白茶品质特征
5.12 煮茶法
茶与健康生活
课时目标:了解以茶养身的物质基础;了解以茶怡情的文化意蕴;学习茶叶的营养成分,保健功效,以及如何科学饮茶;熟悉茶的养生之功效。能够在掌握茶的养生功效及其产生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为不同人群、个体选择适合的茶叶品种。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茶的养生功效,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学习茶叶科技工作者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具备思辨能力。
6.1 茶叶主要营养成分
6.2 茶叶的保健功效
6.3 如何科学饮茶
茶与文学艺术
课时目标:感受中华茶艺的魅力,自觉加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
7.1 茶诗《七碗茶歌》
7.2 茶诗《咏茶》
7.3 茶画《事茗图》
7.4 《红楼梦》与茶文化
茶艺编创与演示
课时目标:了解茶艺编创与演示的原则、要素和流程,尤其是主题的选择、茶席设计文案与茶艺解说词的编写,演示服饰、音乐、背景的选择与搭配。通过完整的茶艺编创与演示的呈现,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具备茶艺师的内在文化素养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加深对中华茶文化、茶道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以茶雅志、以茶行道。
8.1 茶艺编创题材
8.2 茶艺编创语言和文案的编写
8.3 茶艺表演服装的选择与搭配
8.4 茶艺表演音乐的选择
8.5 茶席设计
8.6 茶艺编创与赏析
茶会组织与茶事服务
课时目标:能够模拟茶会组织与实施;能够根据茶会举办的目标编写策划案,并进行实地实施。根据主题选择场景、确定人员、茶类、茶具等,并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所有茶文化爱好者均可以学习该课程。如果已经具备了相关茶叶知识的学员会对中国茶道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资料
本课程专用配套教材: 郭丽萍.茶文化与茶艺[M].苏州:江苏大学出版社,2022年.
常见问题
中国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和”,我们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
(1)每周确保2-3小时学习课程资料,积极参与课程主题讨论,分享您和茶的故事;
(2)茶道是一种和美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茶走进我们的生活;
(3)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4)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5)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
(6)严禁将本课程的测验和考试题以及答案在互联网上发布,谢谢配合。